当前位置: 首页> 清华考研-真题资料 > 内容

26考研|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力学考研资料全攻略

时间:2025-09-28 访问量:5 来源:管理员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力学硕士招生人数较少,报考人数较多,且录取分数较高,竞争激烈,但考上清华无疑将是人生跨越,一年寒窗苦,换得一生无悔。为助考研学子一臂之力,盛世清北帮助考生整理资料,供考生们参考。

院系实力分析

为适应我国对航天航空领域高素质人才培养和战略高技术发展的迫切需求,进一步集成并发挥我校多学科综合优势,以整体性、高水平的航天航空科学技术研究为结合点,全面带动各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经过长期酝酿和精心筹备,2004年5月18日,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School of Aerospace, Tsinghua University)正式成立。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是学校进入航天航空领域的学科平台,组织学校航天航空领域的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其基本定位是:(1)高水平的、整合的航天与航空学科的培育地;(2)有重大国家需求的航天航空领域的先导性、创新性研究的组织者;(3)引导清华大学师生为我国的民用和国防航天航空事业贡献力量的主渠道。

学院在航天航空方面注重与国内外的着名航空航天院校、研究所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在学院成立之前的2003年,清华大学就与中国一航签订在科研合作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协议。同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发动机公司在清华大学设立喷气推进联合研究中心。2005年,清华大学——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联合研究中心成立。

目前航天航空学院下设航空宇航工程系、工程力学系和航空技术研究中心,宇航技术研究中心保持跨学科特色,挂靠航天航空学院。航空宇航工程系下设5个研究所,分别为工程动力学研究所、飞行器设计研究所、推进与动力技术研究所、人机与环境工程研究所和空天信息技术研究所;工程力学系下设4个研究所,分别为固体力学研究所、流体力学研究所、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和生物力学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学院现有约360名本科生,约380名研究生(180名博士生和200名硕士生),每年从国内外招收90名本科新生。2005年开设的航天员工程硕士研究生班,将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做出重要贡献。

专业介绍

为了加强专业与特定工程部门的紧密联系,并为我国的国防建设培养高层次人材,2002年开始在工程力学系增设了国防定向的“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2002年开始招收国防定向生。

在我院的力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中,现有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三个二级学科博土点,有工程热物理二级学科博土点和两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固体力学、流体力学和工程热物理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全国重点学科,且评分最高。2005年,我院增设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学科硕士点。

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力学硕士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机械工程理论基础和广泛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该专业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清华航院力学硕士专业通常划分为多个研究方向,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专业兴趣和职业规划。

师资团队

截止2020年8月,在编人员共计118人。其中教授、研究员51人;副教授、副研究员47人;讲师、助研4人;工程实验系列13人;教育职员3人。兼职、双聘教授17人;非事业编制人员100人;在站博士后76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黄克智、过增元、郑泉水;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王永志。

杨卫

杨卫,1954年2月生于北京。1976年西北工业大学锻压专业本科毕业,1981年获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工学硕士,1985年获美国Brown大学工学院博士学位。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世界科学院院士。

研究领域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固体的强度与破坏、微纳米力学、多铁性力学、软物质力学、航空航天结构与材料力学等。近期取得的代表性成果包括:(1)发展了纳米晶体高速变形的大规模并行分子动力学方法和低速变形的微结构演化算法;(2)提出了连续介质和分子动力学相耦合的跨层次模拟算法,以及用于多组元合金原子尺度模拟的介原子赝势;(3)提出了电致断裂、电致疲劳、电致质流失稳和畴变力电耦合研究的机理模型;(4)发展了智能柔性材料电致大变形的驱动机理和全柔性机器人的设计方法。

奖励与荣誉

2002年获得全国五一奖章。1995年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2005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奖;2011年获得周培源力学奖;2011年获得ICCES Eric Reissner 奖;2012年获得ASME Calvin Rice奖;2017年获得ASME Warner T. Koiter奖。

李俊峰

李俊峰,Ph.D,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讲课程:理论力学、运动稳定性、航天中的奇思妙想(新生研讨课)、航天器动力学、飞行器姿态控制系统、高等动力学、现代航天技术概论等。

教学成果:国家级教学名师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清华大学新百年教学成就奖,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担任国家精品课负责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带头人,主编《理论力学》(第1、2、3版)被评为“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参编《动力学基础》,翻译英文着作:《理解航天》(塞勃着)、《航天动力学的数学方法》(巴廷着)、《工程矢量力学》(比尔着)、《静力学》(希伯勒着)、《动力学》(希伯勒着)。翻译俄文着作:《力学》(朗道着)、《理论力学》(马尔契夫着)、《自然@数学》(阿诺德着)、《理论力学习题集》(密歇尔斯基着)等。被清华大学本科生投票评为“清韵烛光·我最喜爱的教师”,被清华大学研究生投票评为“良师益友”。

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某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青年教师奖、中国优秀博士后奖等。学术专着有《深空探测动力学与控制》、《太阳帆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航天器相对运动轨道动力学》、《细长小行星探测动力学与控制》,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约300篇。

研究概况

科研方向:航天动力学与控制,涉及航天轨迹优化、深空探测、卫星编队飞行、充液系统晃动等。

主持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73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

以上是关于【26考研|清华大学航天航空学院力学考研资料全攻略】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准备考研清北的同学们节约时间,提高上岸的成功率!

需要说的是,考清北竞争大,压力大,没方法,难以坚持。盛世清北-清北考研集训营,为清北考研学子量身打造,有清北先行营、清北强基营、清北暑期突破营、清北实战营、清北冲刺营,更有清北清北半年营和清北全年营可选择,清北学长领学,班主任全程督学,补盲区强技巧,专项技能拔高,学员遍布清华北大各主干院系,专攻清北。

更多清北考研备考资料及清北考研集训营相关问题,咨询盛世清北老师。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