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清北专注清北硕博十余年,清北学长领学,班主任全程督学,全程全科覆盖,线上+线下教学,现开设有清北先行营,清北强基营,清北暑期突破营,清北实战营,清北冲刺营,清北半年营,清北全年营等,三轮三阶学习法,专项拔高。考清北,到盛世清北!
基本信息
本人本科就读于外交学专业,考研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一战350+排名专业第12无缘复试,二战初试410+(思政70+,英语80+,专业一政治学概论120+,专业二国际关系史130+)最终排名专业第一上岸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关系专业。
感谢盛世清北的邀请,来给学弟学妹们做一个分享,希望能帮到盛世清北的学弟学妹们。
导言
备考的时候看了很多经验帖,感谢师兄师姐的经验帖给了很多个深夜中迷茫的我一点前行的动力,“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也或许是淋过雨的人都想给后来雨夜中相逢的其他人撑一把伞,无以为报,遂作此文,以期能够将受到的帮助传递下去。
全文分为择校,备考历程回顾,公共课与专业课备考经验,上岸的方法复盘和心得总结,写在最后,共五部分。本文仅代表个人浅薄的见解和一些思考,并不一定正确,如果能够给在考研之路上前行的后来者们一点帮助,目的就算达到了。
择校
在大二上结束后我意识到大概率无法保研,而即使保研或者直博也无法去往我心目中理想的高校,同时我还希望继续在国际关系方向就读,而不是转向其他专业。在了解本校的国际政治和外交学专业几乎确定即使排名第一,去向也是北大或清华、复旦等高校的法硕方向就读,再加上高考发挥失利的遗憾仍横亘在内心深处的某个角落,我正式放弃了尝试保研或者直博、出国的想法,开始认真把考研作为我的方向。
由于考研只能选择一所学校的一门专业,本着去比本科院校平台更高、专业实力、学术资源更充沛的院校为目标,我依次将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南京大学,上交,外交学院和南开作为自己的考研目标院校,由于偏量化的研究方向不符合兴趣和个人专长的原因上交被我排除,而外交学院和南开则因为高考仅仅失之毫厘,我认为经过四年的成长和本科的学习,我有动力去跨越当初的差距而排除,最终我认真考虑的院校只剩下北大,清华,人大,复旦和南京大学。
接下来的院校选择过程我首先基于可获取信息的程度,可获取信息包括学院官网或可查询的信息,历年真题,是否可以接触到包含上岸的学长姐先辈,上岸经验帖,参考书目,分数线,报录比,考生来源等一系列衡量指标。对我来说,清华相比其他高校,我可以获得的信息有限,因此排除掉清华;
第二个考虑的是院校的命题的趋向和对考生的要求,由于我不喜欢纯背诵,而人大的专业一更强调对基础教材和知识的掌握,因此在这一阶段排除了人大;
最后考虑的是备考的成本/收益比,在备考成本相差不多的情况下,我认为北京大学的整体平台和资源、专业实力等衡量上岸收益的指标要高于复旦和南京大学,再加上得知本校有学长上岸了北大国关的国政经专业,我认为通过我自身的专业基础和后续的学习是可以达到上岸的目标的,而我又对北大和北大国关具有比较浓厚的北大情结,对于继续在国际关系平台上求学北大毋庸置疑是个极佳的平台,因此将北大作为我的考研目标。
备考历程回顾
先简单地介绍我一战的经历,在大三下确定以北大作为考研目标后我就遭遇了疫情管控下的封校封寝,到了大四下又有许多学生工作,组织篮球赛,参加篮球赛以及众多私人事务使我难以集中精力备考,离考试前一个月又因为打球手指肌腱断裂住院六天,疫情延烧下先是遭遇了封校,图书馆闭馆又解禁,最终也没有逃离疫情管控解除后的新冠潮,在考前几天的时间被临时调至专设的阳性考场考试,又遇到难得一遇的思政监考老师铃响后才发卷子,因此我是在无论公共课和专业课都有大量内容没学完的情况下上了考场,最终以四名之差无缘复试。
个人认为,对于一战失利的考生,要审慎评估自己是否有实力以及二战是否有机会,差距是不是可以被弥平的,因为凡决策必有成本。
我总结了一下我一战的情况,认为自己在遭遇诸多不利的情况下仍能取得专业第12的成绩,二战是可以有更进一步的机会的,我认为一战失利在总体备考投入上最大的问题在于无法保持一个连贯、完整、专注的学习状态,每每一进入状态就被外界的干扰打断,造成学习效率低下和最终四科均没有复习完的结果,而本科毕业回家找一个自习室暂别学校生活的喧嚣正好为我提供了摆脱外界干扰,心无旁骛学习的环境;
而就考试的技术层面讲,在没答完卷子和由于没复习完出现不少不会的题目的情况下我仍能在两门专业课上分别取得110+和100+的成绩,而思政选择题扣了19分最后得到60+分的成绩更是因为我不但没写一般考生都会做的肖8,徐6,肖1000等习题,基本的知识点我也没学完;英语也是我在知识和能力上并不存在短板,只是花的时间太少。
因此综合下来我决定选择二战,在一战失利后的寒假2月底就联系好了自习室,2023年7月12日左右我基本处理完了本科毕业的各种事项,开始回家准备考试,7-8月底我大概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听完了数学网课并配套黄皮书、肖1000进行练习,同时开始对专业书籍、我本科专业相关课程的课件、讲座笔记、相关论文等进行一轮复习,这个阶段我对专业课知识所涉及的材料采取的阅读方法是大量泛读;
英语我在一战时期已经过完了单词,并且在大四下的六级考试和之前的雅思考试中已经取得了阅读满分或者接近满分的成绩(关于阅读和英语的学习方法在下文公共课经验会有介绍),因此我在英语上投放的精力不多,大概就是在有空的时候刷刷真题的完形和阅读并总结;进入9月后,思政方面,我在结束了网课、1000题的练习后,我主要的复习重点是刷最近十年的思政真题的选择题,同时对肖1000没做完漏下的题查缺补漏;
到了10月份,我开始了对专业课真题的练习,不仅刷国关的历年真题,也对国政近年来的真题进行练习,同时拾起之前落下的公共课;11月中旬以后随着时间日益紧张,我一方面基本停止了对国政真题的练习集中练习国关历年的真题,一面有意识地加强了“以理论事”和“以事论理”的能力,形成了自己的不同题型的答题框架,思政是开始做肖四和肖八没做完的选择题,英语开始刷10年以前真题的完形和阅读;
11月下旬到考前我主要是进行考题的模拟和之前积累的知识和笔记进行复习,翻看关于自己不熟悉的中层理论的总结,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答题框架,有意识地形成自己答题的个人优势;
公共课方面,英语我在之前留了最近4年的卷子没做以进行模拟,但最终力不从心只刷了两套,另外就是在考前不剩几天的时候看了一下英语作文模板,思政则是在最后一周狂背肖四,并且又刷了一些选择。
寄语
关于专业课的备考历程还有两点需要补充
一是时政热点的关注和思考我是整个备考过程中一直在做的,也会去翻看无论是国际湃、联合报国际版、世界知识这样的新闻评论或是期刊书籍这样的学术研究;
另一点是实际上专业书籍、论文、讲座笔记、我自己本科的专业课和北大国关课件和笔记的复习是贯穿我整个复习的始终的,只不过不同阶段侧重不同,以读书为例,前期可能会把整本书读完,后期复习时间紧张的时候只看自己需要的内容,以答题需要的知识为导向;
论文则前期会大量阅读相关领域的论文,而后期除了同样只看自己需要的,还倾向于找把基本概念和脉络讲清楚的论文而不是散乱的杂乱无章的论文;
课件和笔记在后期则是起到了专业课字典的作用,随着需要随时翻阅。
方法复盘与心得总结
1.设置合理的目标
在备考的过程中,我脑子里曾经充斥着“北京大学”“学硕”“只招四个”“高手如云凭什么是我”这样的想法和词汇,但结果是越来越增加我的焦虑和自我怀疑,甚至让我陷入心理压力过大从而摆烂不想学习的状况。
后来我解决焦虑问题的办法是把目标进行“量化”,把目标高校的分数拆解成各科所需要考的分数,以及距离这个每科的小目标分数自己还差多少分。这样一来我对分数以外的不确定性的焦虑大大减轻,因为只需要考虑达到这个分数我还有多少没学的,以及为了达到这个分数我各科都要做对哪些题就可以了,而不是去想自己能不能考上。
2.避免自我感动和假勤奋
避免无端焦虑,客观冷静地审视自己的实力和学习能力,一天确实学了多少比一天学了多长时间要更重要。
3.如何处理不确定性?
当得知2024考研比23考研缩招一个名额,只招4个人的时候,我一度因为竞争的压力而陷入失去继续学习的动力,但实际上越想着这些无法掌握的东西最后只会使自己陷入自我焦虑,无论是考试录取名额还是其他的事情都属于超出个人处理能力范围的不确定性,因此处理这种不确定性的最好方法就是不去想这些,同时把在自己掌控范围内的事情做到最好。
备考的过程中就是要不断处理负面的情绪,和外界的负面信息作战,就我本人来说,无论学校内外曾经都被普遍的不看好,但我依然坚定的前行逐梦,最终以专业第一的成绩被录取。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掌握范围内的东西,不被掌握范围之外的事情影响。
4.底线思维:预先想到最坏的结果
在初试成绩公布之前,对于没进复试名单、进入复试名单边缘等情况要做好心理预期和相应的后备方案,不至于一旦结果不如预期完全处于被动的状态,要在决定考研之前先想好“如果没考上我该怎么办’
5.为释放压力寻找安全阀
当压力特别大觉得学不进去的时候寻找释放压力的安全阀。离备考一个月之前我还会去一周打一次篮球或者去健身,学不下去的时候也会看一下电影,纪录片或打一把20min的游戏,再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Ps:“过犹不及”,游戏上瘾或者强度过高的运动强度不可取,我一战失败的一个原因是考研前一个月打球手指肌腱断裂做手术住院六天
6.适度画饼
备考的时候我有时会畅想骑着小电驴在北大校园里兜风,在邱德拔体育馆高喊北大主场的口号“燕飞高塔,龙腾北大”,或者在北大打篮球比赛“北大杯”的场景,因此感觉现在的坚持是有动力的。
7.推掉不必要的社交和应酬
离考研大概还有四个多月左右,婚礼、聚会或者邀请出去玩的各种社交应酬我基本都不去参加了,避免分散精力影响当下的专注。
8.不到最后决不轻言放弃
写在最后
当一个石匠敲击石头100次的时候,石头可能依然不为所动,于是我们敲击第101次,所谓“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学海无涯苦作舟,面对陡山,由于不愿放弃,于是我们成为推石头的西西弗斯,因为日复一日地努力胜过放弃后自由落体的徒劳。
去北大读书是我求学路一直以来最大的梦想,有梦想的人很多,但是更难的不仅是勇于去梦想,而是把梦想变为实际的能力。
我想,我追梦成功的最大原因大概在于改变的力量,改变原来自己原来的怠惰懒散,改变自己的习惯,改变自己这样那样的不好的地方,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所以日复一日地坚定努力。
追梦的路途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但高考未能圆梦北大的挫折和一战四名之差的失利从未把我击垮,因为我深信“没有任何一颗心会因为追逐梦想而受伤”,如果你能耐得住沿途所有的寂寞、轻慢乃至于冷眼,那么大可放手一搏;挺过此岸的风雨,到达彼岸的时候,才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我深信,如王安石所言,“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祝所有追梦路上意志坚定的后来者一帆风顺,哪怕山高路远,哪怕需要厚积薄发,久久为功。
有梦想,谁都了不起!加油!
盛世清北的学弟学妹们,加油——
希望可以借助盛世清北这个平台,帮助更多学弟学妹上岸清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