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大考研-真题资料 > 内容

26考研|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中国语言文学系

时间:2025-09-15 访问量:8 来源:管理员

盛世清北,作为专注清北硕博辅导十余年的专业机构,凭借对北京大学考研命题趋势的精准把握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怀揣北大考研梦想的学子们带来 2022 年北京大学 850 中外文学基础与 636 文艺学考研真题的深度解读。希望这份解析能为广大考生提供有益的参考,助力大家在考研之路上披荆斩棘。

一、2022 年北京大学 850 中外文学基础考研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30 分)

异化:此概念在文学及哲学领域都极为关键。在文学语境中,它常体现为人物与自身、社会或自然环境的疏离与对立。考生需清晰阐述其起源、在不同理论体系中的内涵,以及在文学作品中的典型表现,如卡夫卡作品里人物那种荒诞的异化状态。

《庄子》“寓言”:《庄子》以其独特的文学风格和深邃的哲学思想著称,“寓言”是其重要的表现手法。要解释清楚寓言在《庄子》中不仅是简单的故事,更蕴含着深刻的哲理,通过虚构的故事来传达道家老庄的思想,如“庖丁解牛”等经典寓言。

七体:这是中国古代文学体裁的一种特定形式。考生要说明其起源、发展过程,以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例如,枚乘的《七发》开创了七体的先河,后续模仿者众多,形成了独特的文学现象。

异文(民间文学):在民间文学研究里,异文是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同一民间故事、歌谣等在不同地区、不同讲述者口中产生的变异文本。这反映了民间文学的口头性、变异性和传承性特点,体现了民间文学在流传过程中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故事新编》:这是鲁迅的一部独特作品集。要介绍其创作背景、独特的艺术风格,即“古今杂糅”,将古代神话、传说与现代生活相结合,以幽默诙谐又带有讽刺意味的笔调表达对现实的思考。

《创业史》:作为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品,要阐述其反映的时代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以及作品所体现的社会主义农村合作化运动的主题和意义,展现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农民的思想转变。

(二)简答题(60 分)

宋人论词有“自是一家” 和“别是一家” 的说法,请简要评析:这需要考生深入理解北宋时期苏轼提出的“自是一家”和南宋李清照提出的“别是一家”这两种词学观点。分析它们产生的背景、内涵差异,以及各自对词的发展所产生的影响。“自是一家”强调词的豪放风格和创作自由,“别是一家”则注重词的音律和本色,二者共同推动了词的发展和繁荣。

试论张爱玲四十年代小说的艺术特色:张爱玲四十年代的小说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要从她的叙事风格、人物塑造、语言特点等方面进行分析。如她善于运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独特的叙事视角,塑造出一个个性格复杂、命运多舛的人物形象;其语言华丽而又犀利,充满了对人性、生活的深刻洞察。

说明“伤痕文学” 与“反思文学” 的异同:这两种文学思潮都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时期,与中国的社会变革紧密相关。要阐述它们出现的背景、主题侧重点的不同,“伤痕文学”主要聚焦于对“文革”创伤的揭露和控诉,而“反思文学”则更深入地思考“文革”产生的根源以及社会、人性等方面的问题。同时,也要指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都是对历史伤痛的回应,都推动了文学的复苏和发展。

以一部西方现代小说为例,说明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可以选择如卡夫卡的《变形记》、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等经典作品。从作品的叙事结构、人物形象塑造、主题表达等方面分析现代主义文学的反传统、荒诞性、意识流等特点,展现现代主义文学对传统文学观念的突破和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入探索。

(三)论述题(60 分)

《红楼梦》 和《儒林外史》 这两部伟大的作品产生于同一时期,它们是否有相似之处?请结合作品,从不同层面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这两部作品虽题材和风格有所不同,但都产生于清代乾隆时期。可以从社会批判层面,分析它们对封建社会的腐朽、科举制度的弊端等方面的揭露;从人物塑造层面,探讨它们塑造的众多性格鲜明、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从艺术手法层面,研究它们在叙事结构、语言运用等方面的独特之处,从而找出它们的相似之处并进行深入阐述。

辨析晚清文学改良运动与五四文学革命:这是中国文学发展史上两个重要的阶段。要从运动的背景、目的、主要内容和影响等方面进行辨析。晚清文学改良运动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试图通过改良文学来唤醒民众、拯救国家;五四文学革命则是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以彻底反对封建文化、提倡新文学为目标,对中国文学的发展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

结合具体作品,谈谈你对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理解:可以选择如王安忆、铁凝、迟子建等女作家的作品。从作品的主题、叙事视角、女性形象塑造等方面分析中国当代女性写作的特点和意义,探讨女性作家如何通过文学表达对女性命运、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以及她们在文学创作中的独特贡献。

二、2022 年北京大学 636 文艺学考研真题解析

(一)名词解释

陌生化:这是俄国形式主义文论的核心概念之一。要解释其内涵,即通过独特的艺术手法使熟悉的事物变得陌生,从而增强读者的审美感受,延长审美过程。可以结合具体文学作品中的例子,如诗歌中对日常语言的变形使用,来说明陌生化的效果。

灵感:在文艺创作中,灵感是一种神秘而又重要的现象。要阐述灵感的产生条件、特点,以及它在创作过程中的作用。灵感往往是在创作者长期积累的基础上,在某种特定情境下突然产生的创作冲动和灵感火花,具有突发性和创造性。

风骨:这是中国文论中的重要概念,最早用于品评人物,后引入文学批评。要说明风骨的内涵,即文学作品所具有的刚健有力的风格和骨气端直的精神,以及它在文学评价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

别材别趣:出自严羽的《沧浪诗话》,是宋代诗论的重要观点。要解释其含义,即诗歌创作需要特殊的才能和趣味,与一般的学问、道理有所不同,强调诗歌的审美特性和艺术独立性。

(二)简答题

简述接受理论中的“视域融合”:接受理论强调读者的接受在文学活动中的重要性。“视域融合”是其中的关键概念,要解释清楚读者的“视域”和文本的“视域”如何相互交融,从而产生新的理解和意义。读者的文化背景、生活经验等因素会影响其对文本的解读,而文本本身也具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结构,二者的融合使文学接受成为一个动态的、创造性的过程。

分析文学言、象、意三者关系:这是中国文论中的重要命题。要阐述言、象、意三者的内涵和相互关系,言是表达意义的工具,象是言所描绘的形象,意是言和象所传达的深层内涵。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文学创作就是要通过言来塑造象,进而传达意,而读者则要通过言和象来领悟意。

分析中国文论中的“文道关系”:文道关系是中国文论长期探讨的核心问题之一。要梳理不同历史时期文论家对文道关系的观点,如“文以载道”“文以明道”等,分析文与道在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体现中国文论对文学本质和社会功能的深刻思考。

(三)论述题(3 选 1)

分析司马迁的“发愤著书说”: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提出了“发愤著书说”。要深入分析这一理论的内涵、产生背景和意义。司马迁自身遭受宫刑的悲惨遭遇使他深刻体会到人生的苦难,他认为伟大的作品往往是作者在遭受挫折、愤慨不平的情况下创作出来的,这一理论揭示了文学创作与作者情感、生活经历之间的紧密联系,对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结合当下文学理论发展现状和文化遗产的态度,分析文学理论应该如何继承和创新:在当今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文学理论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要探讨如何在对传统文学理论继承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文学创作实践和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进行创新和发展。可以从研究方法的创新、理论视角的拓展等方面进行分析,使文学理论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

简述詹姆逊第三世界文学理论:詹姆逊是当代著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论家。要介绍其第三世界文学理论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这一理论对第三世界文学研究和文学理论发展的影响。詹姆逊认为第三世界文学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和政治内涵,与第一世界文学存在本质区别,这一理论为研究第三世界文学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通过对 2022 年北京大学 850 中外文学基础与 636 文艺学考研真题的详细解析,盛世清北希望广大考生能够更加清晰地了解北大考研的命题规律和重点难点。在备考过程中,考生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关注学术前沿动态,提高自己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盛世清北将继续陪伴大家,为大家提供专业的辅导和支持,助力大家实现北大考研的梦想!

以上是关于【26考研|北京大学文艺学考研历年真题试题-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准备考研清北的同学们节约时间,提高上岸的成功率!

需要说的是,考清北竞争大,压力大,没方法,难以坚持。盛世清北-清北考研集训营,为清北考研学子量身打造,有清北先行营、清北强基营、清北暑期突破营、清北实战营、清北冲刺营,更有清北清北半年营和清北全年营可选择,清北学长领学,班主任全程督学,补盲区强技巧,专项技能拔高,学员遍布清华北大各主干院系,专攻清北。

更多清北考研备考资料及清北考研集训营相关问题,咨询盛世清北老师。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