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04 访问量:546 来源:管理员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新闻与传播硕士招生人数少,报考人数多,且录取分数较高,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盛世清北帮助考生整理资料,助考研学子一臂之力,供考生们参考。
北京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拥有优秀的师资队伍与科研力量,目前,研究院的专任教师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博士生导师4人,硕士生导师7人。新媒体研究院目前招收硕士、博士研究生,在培养方案与课程设置上,充分与国际并轨、与行业对接,并聘请新媒体领域的国内外知名学者、优秀从业人员参与到教学中。
新闻与传播专业是培养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特征的新闻传播专门人才的专业,使其具有从事新闻媒体、舆论宣传、出版发行、文化管理和教育科研等部门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本专业培养具备一定的网络新闻传播理论知识与技能,遵守网络新闻传播的基本道德与法规,能从事网站建设,信息采集、编辑和传播等工作的专门人才。
可在各类报刊、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站、图片社以及广告、公关、出版发行等部门从事新闻文字、声像、图片的采写、编辑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也可在国家机关、文化团体、企事业单位和教育科研等部门从事文化传播、管理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考研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完成的事,也不是一两个月可以达到的,而且咱们考生面对的还是北京大学,这个中国顶尖学府,所以更要脚踏实地,不要妄图走所谓的“捷径”。在这里,盛世清北提醒大家:想要考上北大新媒体研究院的新闻与传播硕士,重要的是基础知识掌握是否扎实、能否将所学灵活运用,而不是投机取巧,不能轻信押题,压中或者压不中,这个结果只能自己承担。
考试科目
专业名称 | 新闻与传播硕士 | 专业代码 | 055200 | ||
所属院系 | 新媒体研究院 | ||||
研究方向 | 01.新媒体02. 国际新闻传播 | ||||
考试科目 | 科目一 | 科目二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复试科目 |
101 思想政治理论 | 204 英语(二) | 334 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 440 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盛世清北老师解读:
1、北大新媒体研究院新闻与传播硕士划分为1个研究方向;
2、四门科目分为两门公共课、一门基础课、一门专业课;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张隆栋:《大众传播学总论》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年
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第二版)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年
李彬:《传播学引论》(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3年
邵培仁:《传播学》(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5年
赛佛林:《传播学理论:起源、方法及应用》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6年
戴元光:《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袁军、哈艳秋:《中国新闻事业史教程》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4年
李磊:《外国新闻史教程》(第2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08年
雷跃捷:《新闻理论》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997年
何梓华:《新闻理论教程》(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
雷跃捷:《媒介批评》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年
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修订2版)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8年
刘明华、徐泓、张征:《新闻写作教程》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年
谭云明:《新闻编辑学》 华中科技出版社 2016年
王振业:《新闻评论写作教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2009年
赵玉明:《广播电视辞典》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1999年
专业课1 | 题型 | 分值 | 数量 | 备注 |
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 名词解释 | 40分 | 4道 |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
简答题 | 60分 | 3道 | ||
论述题 | 50分 | 2道 | ||
专业课2 | 题型 | 分值 | 数量 | 备注 |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 新闻实物 | 50分 | 2道 |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
广告 | 50分 | 3道 | ||
论述题 | 50分 | 1道 |
解读:
经近几年的历年真题分析,盛世清北老师得出如下结论:
1、新媒体研究院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题较为灵活,与社会热点关联更深。同时,也关注考生的知识面。
2、报考北大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并非通过所谓的押题和划重点就能考上的。
年份 | 政治 | 外语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总分 | 复试人数 | 拟录取人数 | 复试最高分/最低分 |
2023 | 55 | 55 | 90 | 90 | 393 | 18 | 20 | 422/393 |
2022 | 55 | 55 | 90 | 90 | 397 | 20 | 15 | 417/397 |
2021 | 55 | 55 | 90 | 90 | 385 | 14 | 12 | 414/385 |
2020 | 55 | 55 | 90 | 90 | 389 | 15 | 12 | 403/389 |
根据近4年分数线及复试情况,盛世清北老师分析如下:
(1)近四年来,各科目分数线趋于平稳状态,而总分数线存在波动,且2021年分数线最低,意味着当年考题较难,应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复习,要早复习,避免走弯路。
(2)四年中,复试最低分是385分,最高分422分,也就是说需要考到385-422分之前是有机会进入复试的。
(3)录取人数2020年是12人,2021年是12人,2022年15人,2023年20人,说明招生人数有扩招的趋势,考生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科目名称 | 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与专业基础 | 试卷总分值 | 150 | |
考试要点简要分析 | ||||
模块名称 | 常考点,重点,难点及特点 | 大约分值 | ||
新闻学 | 常考点:新闻学源起、世界各国新闻学主导性理论、(新闻与舆论、信息的关系)、党性原则、新闻真实性、新闻客观性 重点:中国的新闻改革、新闻事业、新闻媒介性质、 难点:党性原则、新闻与舆论 特点:重在概念辨析与理解背诵 | 20-40 | ||
传播学
| 常考点:传播学的基本问题、人类活动的历史与发展、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媒介技术与媒介组织、传播制度、受众研究、传播效果研究、国际传播、研究学派、研究方法 难点:国际传播、研究学派、传播效果研究 特点:重在概念辨析与理解背诵 | 30-50
| ||
广告学 | 常考点:广告概念、广告分类、广告环境、广告发展历史、广告与社会学、现代广告、广告学发展、定位、广告的运作规律与广告主体、广告信息、广告客体、数字广告、公共关系、品牌营销等专题内容 难点:广告与营销、广告与心理学、广告效果、公共关系、品牌营销 特点:案例分析较多,注重实践性 | 10-30
| ||
网络传播 | 常考点:互联网演进历史、网络属性与传播形态、网络传播具体形式、新媒体、用户、网络信息的整合形式、数据新闻、社会化媒体、网络传播的效果、网络文化 重点:新媒体、用户、社会化媒体、网络传播的效果 难点:网络文化、网络传播的效果 特点:与时俱进,需多看最新论文 | 30-50 | ||
334新闻与传播综合能力:
一、新媒体时代如何贯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
二、抖音快手短视频的特点和对新媒体产业的影响
三、互联网应用给我们带来生活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影响。论述互联网应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四、知乎等应用的知识付费经济特点的知识获取特点和社会影响
五、天猫双十一现象结合理论分析
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一、名词解释
1.第三人效果
2.层次谬误
3.信息茧房
4.控制变量
5.梅罗维茨
二、简答题
1.请简述创新扩散理论
2.简述非概率抽样的类型及其对研究的作用
3.简述“投射实验法”
4.“符号只有在具体的情境下,才能被人掌握”,对此你如何理解?
5.简述当下粉丝文化的特点
三、论述题
1.从群体和社会阶层角度,谈谈拼多多崛起的原因及其社会影响
2.(材料题)请结合材料谈谈网络技术是如何影响社会结构和人类思维的
一、 复试细则
1. 新媒体研究院硕士生招生实行差额复试。
2. 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援藏计划、留学生、港澳台考生单列。
3. 复试方式:内地考生现场面试。
4. 复试成绩满分为 100 分,60 分为合格。复试成绩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5. 统考专业硕士初试、复试成绩权重为 6:4。
6. 复试成绩合格者,按照考生的总成绩名次以招生名额为限依次录取。
统考考生的考生总成绩包括两部分,即初试成绩(占 60%)和复试成绩(占 40%);
总成绩=初试总成绩÷5×60%+复试成绩×40%
二、 复试时间及形式复试时间:
2023 年 3 月 28 日(周二)上午 8:30—结束
复试地点:蒙民伟楼 509 室(北京大学南门内侧)待考室:蒙民伟楼 513 室*所有考生需在复试当天提前 30 分钟到待考场。
三、 资格审查新媒体研究院将在复试阶段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
1. 《报考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登记表》。已在北大研招网(https://admission.pku.edu.cn)注册的考生访问网站后,进入【网上报名】模块登录,选择【硕士研究生】,点击左侧“复试表格”即可下载并打印。
尚未在北大研招网注册考生即日起可按以下步骤完成注册(已注册考生无须重复注册):
第一步账户注册:访问北大研招网,点击【网上报名】注册账号;
第二步信息关联:注册完毕后登录,选择【硕士研究生】,填写本人身份证号(18 位)和中国研招网报名号(9 位)后点击保存。完成注册绑定操作的考生,登录后选择【硕士研究生】,点击左侧“复试表格”,即可下载并打印,签字齐全。
2. 个人陈述。
考生可登录北大研招网后访问【硕士研究生】->【复试表格】中下载并打印,也可直接访问北大研招网,在招生信息->硕士招生->普通招考 栏目下载统一表格按要求填写,签字齐全。
3. 有效身份证件原件和复印件(正反面印在一页 A4 纸上)。
4. 学历学位证书原件和复印件(往届生需同时递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应届生为学生证原件和复印件,需同时递交“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
5. 考生在接到复试通知后应按要求提交可以证明自己研究潜能的各种背景材料,包括成绩单(非应届生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应届生加盖所在学校教务部门章)、毕业论文、科研成果或发表论文、获奖证书、攻读硕士学位阶段的研究计划等以供专家复试组参考。
6. 《诚信复试承诺书》。
7. 《致报考攻读我校 2023 年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知情书》。
8. 提交考生材料和资格审查时间:考生根据面试时间当天提前 30 分钟在蒙民伟楼 513 待考室提交《北京大学 2023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的报名材料,材料统一用档案袋装好,袋面上请标注姓名、报考专业、报考方向、本科学校、手机号。
9. 专项计划或享受研究生加分待遇的考生,资格审核时必须出具已加盖公章的原价证明材料,无证明材料考生一律按普通统考生对待。*申请人必须保证以上提交的全部申请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一经发现并查实申请人提交的信息不真实或不准确,将取消申请人的复试资格,如其已取得入学资格或学籍,将按《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
四、 新媒体研究院不接受调剂。
五、复试名单见公示
1. 考生复试时需出示初本人有效身份证件。
2. 北大入校门采用预约方式,请考生 3 月 28 日上午 7:30-8:00 凭有效证件(身份证)从南门入校。
3. 考生需要在复试前通过线上方式缴纳复试费。缴费方式:访问北大研招网,登录个人账户,点击左侧“复试缴费”按钮;收费标准 :100 元/人/次,参加两次及以上专家组复试的复试费按次收取。
4. 考生可携带水和食品。
以下是由盛世清北为考生整理的关于备考北大新媒体研究院的新闻与传播硕士的复习经验,其备考方法可供参考。
备战北大考研是需要强大的内心与决心,决心是最重要的,复习方法什么的都是次要的。而在北站过程中,需要通过对基本考点系统化,全面的地毯式梳理,讲练测评一体的方式,力求全面深入法人掌握基本考点。并且以专题真题强化巩固训练,以专题形式突破抓分,并进行一至三次实战训练,并在在训练中深入理解、掌握考点。
1、输入阶段是不能停止的,边输出边输入用输出指引更有针对性的更正确的输入是非常重要的。
2、输出阶段要分版块进行,基础知识背完了要及时用自己的话说出来,只有输出才是真的记住了。
3、复盘之后再输出的重要性不能被忽视。别人给的建议更多的是一种指导,具体写题流程一定是自己做主。
北大没有参考书目,所以能多看就多看一些。北大的风格就是很开放,题目出的灵活,紧跟时事热点,不会硬考书中知识点。因此,盛世清北建议大家这样备考:
在准备上,首先是铺垫学术底蕴。如果时间充裕可以向上岸的学长学姐寻求书单,选择你感兴趣的进行阅读;如果时间不充裕,初试阶段也没有必要死磕学术专著,看一看豆瓣书评或者学长学姐们的读书报告也够用了。除此之外,学院老师的论文也是备考的重点,可以去学院官网上了解下各个老师的研究方向,然后去知网上搜集他们的论文,在考试时直接可以用论文要点答题,投其所好。
其次,我们还需要关注热点,与考试链接。新媒体方面的教材其实不多,基础书目中有些内容也在过时,最重要的是对近期发生的热点事件的关注和思考。所以我建议多关注一些相关的公众号,新传考研类的公众号和社会热点类公众号都要关注,可以每个公众号都挑几篇文章阅读,不同公众号的写作风格不同,选择最贴近你写作风格的公众号深度关注。还有一些老师的公众号和微博,要时刻关注着当下发生的传媒事件,多看公众号对此的评论和研究,同时也要养成自己独立思考的习惯,要对内容有自己的见解,可以锻炼自己想问题的角度,而且老师出题也常与热点结合,不至于对提问的事件不了解。
然后,是真题演练。所谓的演练,就是针对一个考点回答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而你应该做的就是浏览几遍真题,按自己的想法把真题归纳成几个领域,几个考点,按照这些考点来整理。整理专题不需要也不可能一步到位,而是要随着你的认识深入不断丰富的。因此我们要做的就是搭好框架,一步步填充细节。其实新媒体这一块真题的时效性非常强,像今年的反垄断、直播电商、在线教育和新冠疫情中的新媒体都是紧贴社会热点的话题,明年再考原题的概率很低。题型来说,上午专业一是四选三的论述题,下午专业二有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三种题型。这一部分建议可以和同专业的研友一起练习,一起分享讨论再复盘修改,特别难的题也可以请教学长学姐。
最后,复试阶段,各种程序很费时间但是也非常重要,因此要细心。准备好个人问题,挖掘自己过往经历中的闪光点,可以适当地美化和包装个人经验,然后找这些经历与新媒体的连接点。记住,老师问你个人问题最想获得的就是你的个人情况到底与新媒体研究有什么关系,难度不会超过初试,更多的是口语表达语言组织能力。关于复试中的专业知识准备,这一块难度和范围都不会超过初试,更多的是口语表达语言组织能力,可以多做模拟面试。总体来说复试的准备非常匆忙,20分钟检验一年成果。临阵抱佛脚不如日常多交流,新媒体的复试与其说是一场面试不如说是一场多对一的聊天,只要整体气氛是由你把控的、是轻松活跃的,那就是稳了。
北大新闻与传播硕士每年的题都非常灵活,每年的侧重点都不太一样,所以即便跟着老师复习,也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备考中,切忌三心两意,只有真正用心去做了,并且方法或者资源找对了,才能北大的考研大军中凯旋。通往北大的道路是自己铸就的,只有不断的努力才会取得明天的辉煌。盛世清北祝愿考研的同学们,都能圆自己一个北大梦!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疏漏或转载授权问题,请联系盛世清北,以便及时纠正。
当前位置: 首页> 清北学长说-北大学长说>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