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2-28 访问量:269 来源:管理员
考研笔记的记录要讲究方法,并不是要把书本照抄照搬,而是要把每个知识点的重点提炼出来形成,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真正成为一本自己的笔记。盛世清北十年来专注清北硕博辅导,为帮助考生少走弯路,整理如下北大微软集成电路考研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参考书(仅供参考,可能会随年份变化,可咨询盛世清北老师)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康华光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闫石 高等教育出版社
考情分析
专业课 | 题型 | 分值 | 考察说明 | 备注 |
概念解释题 | 10~15分 | 主要来源是课后思考题和每章小结 |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 |
逻辑代数化简题 | 15分 | 考查第二章逻辑代数化简法的应用,主要知识点为第二章的逻辑代数恒等式 | ||
CMOS门电路题 | 15分 | 考查第三章基本CMOS门电路的一般设计结构。 | ||
典型组合电路设计题 | 35~40分 | 考查第四章经典组合逻辑电路的结构以及扩展,例如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加法器等 | ||
触发器题 | 考查第五章三种触发器结构,是课本知识的直接复现,属于必拿满分的送分题。 | |||
一般的同步时序电路设计题 | 20分 | 给定逻辑要求,让同学们利用一般的同步时序电路设计方法设计出来,例如计数器、序列检测器等 | ||
同步时序电路的分析题 | 15分 | 给定一个逻辑图,让同学们写出其激励方程和输出方程、状态表、逻辑功能 | ||
典型时序逻辑电路题 | 15分 | 考查第六章比较重要的典型时序逻辑电路 | ||
最后一道难题(非常考) | 15~20分 | 出题来源多种多样 |
解读:
经近几年的历年真题及招生目录分析,盛世清北老师得出如下结论:
1、北大集成电路工程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题较为灵活,与社会热点关联更深。同时,也关注考生的知识面。
2、报考北大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并非通过所谓的押题和划重点就能考上的。
历年分数线
年份 | 政治 | 外语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录取线 | 复试最高分/最低分 |
2023 | 50 | 55 | 90 | 90 | 345 | / |
2022 | 55 | 55 | 90 | 90 | 347 | 441/347 |
2021 | 55 | 55 | 90 | 90 | 347 | 441/347 |
2020 | 55 | 55 | 90 | 90 | 316 | 440/316 |
解读:
根据近4年分数线及复试情况,盛世清北老师分析如下:
(1)近四年来,各科目分数线和总分数线存在波动,且2020年分数线最低;意味着当年的考题较难,应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复习,要早复习,避免走弯路。
(2)四年中,最低分316分,最高分441分。也就是说需要考到316-441分,才有机会进入复试。
(3)软微学院电子信息硕士的复试录取比例较大,复试会淘汰一部分,要非常重视复试。
真题试题
认真分析历年试题,做好总结,对于考生明确复习方向,确定复习范围和重点,做好应试准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试题主要应当了解以下几个方面:命题的风格(如难易程度,是注重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还是发挥能力,是否存在偏、难、怪现象等)、题型、题量、考试范围、分值分布、考试重点、考查的侧重点等。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特点,有针对性地复习和准备,并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这样既可以检查自己的复习效果,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待改进;又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使之条理化、系统化。
考点梳理(仅供参考,可能会随年份变化,可咨询盛世清北老师)
第一章:数字电路概述
第二章:逻辑代数
第一二章考题类型:格雷码、BCD码、如何判断溢出、数字逻辑的表示方法、进制转换、函数式化简
第三章:逻辑门电路,考题类型:负逻辑体系、拉电流和灌电流、CMOC和BJT的含义、传输延迟时间、噪声容限、上升时间、分析CMOC电路、画CMOS图、OD门上拉电阻的计算
第四章:组合逻辑电路,考题类型:3-8译码器、数值比较器、加法器、数据选择器、编码器、一般的组合电路分析、一般的组合电路设计
第五章:触发器和锁存器,考题类型:建立时间保持时间、双稳态电路、SR锁存器的不定态、IK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画触发器结构
第六章:时序逻辑电路,考题类型:设计、分析
第七章:半导体存储器,考题类型:ROM和RAM的定义的区别、画图
第九章:脉冲波形判断,考题类型:判断
第十一章:+Verilog,考题类型:ASM图 Verilog
你所有的迷茫,可能只是因为想得太多却做得太少。与其整日纠结,不如立即行动。
以上就是盛世清北小编整理的“北大微软集成电路考研真题笔记”相关内容,更多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内容尽在盛世清北-北大考研栏目!愿你考研路上一帆风顺!
上一篇: 北大微软计算机学科考研笔记资料
下一篇: 北大微软集成电路考研干货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