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5-14 访问量:13 来源:管理员
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历年竞争激烈,但考上北京大学无疑将是人生跨越。盛世清北十余年来为帮助考生复习,编辑整理汇总该专业信息,供报北大智能学院考研专业的同学参考。
院系实力分析
北京大学是全球智能学科的诞生地。1985年,北京大学以数学系、计算机系、无线电系为主体,以学科交叉为特色,成立了信息科学中心。依托信息科学中心,1988年成立了北京大学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视觉与听觉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2002年创办了我国第一个智能科学系,2003年在国内率先设立“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并于200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2007年成功增列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硕士、博士点,在人工智能领域形成全球最早的本、硕、博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北京大学一直是智能学科建设的引领者和开拓者。
自2020年以来,在朱松纯院长的带领下,北京大学智能学科走上了全面发展的“快车道”。2021年12月正式成立智能学院,通过整合原智能科学系、王选计算研究所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力量,将“智能科学与技术”纳入北京大学“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10月,北京大学与北京通用人工智能研究院联合申报的“跨媒体通用人工智能全国重点实验室”成功获批,探索通用人工智能新理论、新范式、新平台。2022年11月,北京大学武汉人工智能研究院成立,建设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综合基地。北京大学智能学科正乘风破浪、扬帆远航。
智能学院汇聚了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和优秀中青年学者。现有教职员工37人,包括教授/研究员17人、副教授/副研究员9人、新体制助理教授5人、讲师及助教2人。其中,国家级人才5人,国家级青年人才5人,北京大学“百人计划”入选者4人。智能学院欢迎海内外优秀人才加盟、共襄盛举。
专业介绍
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面向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的人才需求,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基础,将智能技术与电子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新兴专业,着重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具有良好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掌握数学、自然科学基础知识,以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在智能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较强的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工程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宽口径、复合型、高质量以及具有计算机、自动化、电子等交叉学科基础的人才。
师资团队
陈宝权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计算机图形与可视化
个人简介
研究领域为计算机图形学、三维视觉与可视化,担任国家“973计划”“城市大数据计算理论与方法”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冬奥”项目等。在 ACM SIGGRAPH、IEEE VIS、ACM Transactions on Graphics (TOG)、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Graphics (TVCG) 等国际会议和期刊发表论文200余篇。
陈婧
职称:研究员
研究所:信息科学中心
研究领域:听觉信息处理
主要研究领域
言语识别的听觉加工机制
言语可懂度及言语质量的评价方法
助听器及人工耳蜗的信号处理策略
崔锦实
职称:副教授
研究所:信息科学中心
研究领域:计算机视觉,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心理学应用
邓志鸿
职称:教授
研究所:信息科学中心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自然语言处理、大数据挖掘
研究领域
目前从事深度学习与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大数据分析与挖掘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林宙辰
职称:教授
研究所:信息科学中心
研究领域: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数值优化
主要研究领域
机器学习、模式识别、计算机视觉、图像处理、数值优化
主要获奖成果
1. 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16)
2. MS COCO竞赛全景分割项目季军(2018)
3. ImageNet大规模视觉识别竞赛(ILSVRC)场景分类项目冠军(2015)
4. 获Okawa基金会资助(2016)
5. Microsoft SPOT Award (2007)
主要学术任职
1.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机器视觉专委会,主任
2. 中国自动化学会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委会,副主任
3. 中国计算机学会计算机视觉专委会,常务委员
4. IEEE Trans.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编委(2014年9月起,CCF A类杂志)
5. International J. Computer Vision编委(2013年2月起,CCF A类杂志,国内第一个编委)
6. 曾任CVPR 2014/2016/2019/2020、ICCV 2015、NIPS 2015/2018/2019、AAAI 2019/2020、IJCAI 2020领域主席
7. 国际模式识别学会会士(IAPR Fellow)(2016年12月起)
8. 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会士(IEEE Fellow)(2018年起)
就业情况
就业方向主要是到国内外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的信息技术领域从事智能信息处理工程师、智能数据分析工程师、数据可视化工程师、智能信息系统开发工程师等工作。
以上是关于【26考研|北京大学智能学院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备考资料】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准备考研清北的同学们节约时间,提高上岸的成功率!
需要说的是,考清北竞争大,压力大,没方法,难以坚持。盛世清北-清北考研集训营,为清北考研学子量身打造,有清北先行营、清北强基营、清北暑期突破营、清北实战营、清北冲刺营,更有清北清北半年营和清北全年营可选择,清北学长领学,班主任全程督学,补盲区强技巧,专项技能拔高,学员遍布清华北大各主干院系,专攻清北。
更多清北考研备考资料及清北考研集训营相关问题,咨询盛世清北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