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考研历年真题回忆

时间:2020-07-25 访问量:3889 来源:管理员

0.gif
1.gif

本专业考情信息(分数线/参考书/课程/真题等),点击这里添加老师微信,为你一对一免费咨询>>

盛世清北,清北硕博摇篮,专注北大清华考研辅导近10年,盛世清北-北大考研辅导班开设北京大学498法硕联考综合(非法学)考研辅导系列课程。上清华北大,就上盛世清北!

 一、单项选择题(1~45小题,每小题1分,共45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

  1.下列关于不同法学流派的表述,正确的是

  A.自然法学派强调人定法高于自然法

  B.历史法学派主张法是自由意志的体现

  C.社会法学派倡导法学应当关注法律现实的多种面向

  D.分析法学派认为法学应当研究法与道德的内在关系

  2.下列关于法系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中华法系体现礼法结合的精神

  B.大陆法系是在德国民法典的基础上产生的

  C.英美法系是以美国法为基础,以英国法为主导发展而来

  D.法系划分的主要依据是各国法律的外在形式和本质特征

  3.下列关于法律继承的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继承与法系的形成之间没有关系

  B.法作为人类文明的成果决定了法律继承的必要性

  C.法律继承是指不同国家法律之间相互继受和影响

  D.法律继承仅体现本国法律传统和法律文化的延续

  4.甲影楼为乙拍摄婚纱照,后擅自将乙的婚纱照卖给丙杂志社做封面,乙得知后,与甲和丙交涉未果,提起公诉。法院经审理认为,甲和丙侵犯了乙的肖像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关于此案涉及的法律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法院与乙的关系是诉讼法律关系

  B.法院甲、丙的关系是绝对法律关系

  C.甲和乙在诉讼中的关系是纵向法律关系

  D.甲和丙因照片使用产生的法律关系是调整性法律关系

  5.“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关于这句话,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人生而自由,因此自由与法律无关

  B.自由意味着人可以从事任何自己想做的事情

  C.法律以保障个人自由为唯一的价值和目标

  D.若没有法律的保障和约定,自由便荡然无存

  6.关于如何提高我国司法公信力,保证公正司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强人权的司法保障,有助于提升司法公信力

  B.提升司法公信力要求法院在裁判前必须广泛征求社会意见

  C.提升司法公信力升必须推进以侦查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

  D.提升司法公信力需要检察权、审判权与执行权高度统一

  7.甲因琐事与乙发生冲突,将乙打伤。甲赶紧打120电话,并随救护车将乙送往医院,乙被诊断为轻伤,经及时救治痊愈出院。甲支付了乙的医疗费等费用。事后,甲未被追究法律责任。根据上述材料,甲被免责的原因是

  A.有效补救免责;B.立功免责;C.协议免责;D.自助免责

  8.关于法律推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辩证推理是通过法官的主观想象获得合理裁判结论的推理过程

  B.美英法系国家一般采用归纳推理,不用演绎推理

  C.“类似案件,类似处理”是类比推理的基本要求

  D.演绎推理的大前提通常是法律事实

  9.下列关于法律论证的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论证与法律解释、法律推理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

  B.法律论证的过程主要是协商过程,不包含逻辑推理

  C.法律论证的融贯性要求裁判过程中价值与事实相统一

  D.法律论证结论的可接受性与司法独立之间存在着矛盾关系

  10.某市的城市规划方案频繁变更,导致一些企业的房地产项目无法按计划正常进行。该地方政府违反的执法原则是

  A.讲究效率原则;B.诚实守信原则

  C.正当程序原则;D.比例原则

  11.关于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全面依法治国的一项基本原则

  B.法治与德治相结合要求将道德统一到法律中来

  C.人民主体地位原则是指一切法律活动都应当交给全体公民来完成

  D.从中国实际出发原则就是要拒绝移植和借鉴其他国家的制度和经验

  12.下列关于法治思维的理解,正确的是

  A.法治思维是实体思维而不是程序思维

  B.法治思维需以合法性判断作为其核心内容

  C.法治思维主要是立法机关采用的思维方式

  D.法治思维是一种认识思维而不是实践思维

  13.下列关于守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守法的最低状态是不违法犯罪;B.守法的内容就是全面行驶法定权利

  C.守法的主体不包括无民事行为的人;D.守法的范围包含宪法、法律及风俗习惯

  14.王某发现当地个别政府工作人员有违法行为,遂将收集的证据交给电视台。电视台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当地政府为此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认定报道反映的问题属实,依法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该事件涉及的法律监督形式包括

  A.社会舆论监督、政党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

  B.权利机关监督、人民群众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

  C.人民群众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行政机关监督

  D.社会组织监督、社会舆论监督和人民群众监督

  15.我国刑法21条第1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采取的紧急避险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关于该法条中包含的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假定条件和法律后果;B.假定条件、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C.法律后果和行为模式;D.假定条件和行为模式

  27.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A.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和民族乡

  B.民资自治地方的人大常委会主任应当由实行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C.自治州和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均须报省级人大常委会批准后生效

  D.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不得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

  28.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村民委员会的表述,正确的是

  A.乡镇政府可直接设立村民委员会,报县政府批准

  B.户籍在本村但不在本村居住的外嫁女,可以参加本村的村委会选举

  C.村民委员会可以制订和修改村民自治章程,并报乡镇政府备案

  D.乡镇政府领导、支持和帮助村民委员会的工作

  29.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下列关于人民法院的表述,正确的是

  A.人民法院审判案件一律公开进行

  B.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得连选连任,不受任期限制

  C.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对上一级人民法院负责并报告工作

  D.人民法院依法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

  30.根据现行宪法和立法法,下列关于宪法监督的表述,正确的是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均有权监督宪法的实施

  B.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认为司法解释同宪法相互抵触,可予以撤销

  C.公民认为地方性法规同宪法相抵触,可向全国人大书面提出审查要求

  D.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改变或撤销国务院制定的同宪法相抵触的行政法规

  31.《左传》载,“昏、墨、贼、杀、皋陶之刑也”。其中“贼”指的是

  A.掠人之美;B.杀人无忌;C.贪以败官;D.寇攘奸宄

  32.根据《周礼?秋官?司刺》的记载,西周法律规定,定罪量刑时须考虑行为人的主观动机。该规定是

  A.三赦之法;B.三刺之法;C.三宥之法;D.五过之疵

  33.春秋时期,私人编修法律的事件是

  A.子产“铸刑书于鼎”;B.赵鞅“铸刑鼎”;C.邓析造“竹刑”;D.屈原制“宪令”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大考研-真题资料> 内容

推荐课程
清北强基营 清北暑期突破营 清北实战冲刺营
清北半年营 清北全年营 清北英才计划
热门课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