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大纲已出,快来看看吧!

时间:2023-04-11 访问量:530 来源:管理员

考研大纲作为官方发布的唯一对考生复习内容有指导意义的权威材料,它可以有效矫正考生复习方向偏差的问题,让复习方向化零为整,提高效率。盛世清北十年来专注清北硕博辅导,为帮助考生少走弯路,整理如下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相关资料,以供参考。

考情分析

专业课1

题型

分值

数量

备注

354汉语基础

填空题


10道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判断题


2道

简答题


6道




专业课2

题型

分值

数量

备注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中外文化及跨文化交际基础

80分

80道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教育学、心理学及语言教学基础知识

29分

29道

案例分析与写作

41分

1道

解读:

经近几年的历年真题及招生目录分析,盛世清北老师得出如下结论:

1、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题较为灵活,与社会热点关联更深。同时,也关注考生的知识面。

2、报考北大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并非通过所谓的押题和划重点就能考上的。

3、北大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试题目以客观题为主,需要大量知识积累。

考点梳理

354汉语基础

汉语基础考试由“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汉语应用能力”和“ 汉语语言分析”三部分组成。

(一)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

汉语语言学基础知识部分测试以下内容:

1.语言学基础

2.汉语概况

3.现代汉语语音

4.现代汉语词汇

5.现代汉语语法

6.汉字

7.古代汉语

(二)汉语应用能力

汉语应用能力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 辨音和标音能力

2. 字形、字义辨别能力及汉字书写规范

3. 词汇、语法规范

4. 文言文阅读理解

(三)汉语语言分析

汉语语言分析考试测试以下内容:

1.语音分析

2.词义分析

3.语法分析

445汉语国际教育基础

考点1:中国地理历史

1.中国文化所处的地域环境特点

(1)内陆辽阔,空间巨大

这是中国文化亘古独立、长生不灭的根本原因。

(2)地形复杂,气候多样

①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屋脊”,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②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面积最大)、准噶尔盆地、柴达木盆地、四川盆地(被誉为“紫色盆地”)。

③四大平原: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

(3)山河壮丽,景色秀美

2.黄河

黄河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是远古先民最早栖息繁衍的地带,是华夏文明最早发祥的地带。中国的“七大古都”(西安、洛阳、开封、安阳、北京、南京、杭州)有五个位于黄河流域。

3.长江

长江是我国最长的河流,发源于青海省唐古拉山,被誉为“中华文明的第二个哺育区”。

4.中国疆域面积

中国地处亚洲大陆的东部,总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最东端位于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汇合

口,向西一直伸入亚洲大陆的腹地,最南端位于南海中的曾母暗沙,最北止于东北漠河县的黑龙江江心。

5..氏族社会

(1)前期是母系氏族社会。以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的“仰韶文化”为代表,“仰韶文化”又称为“彩陶文化”。

(2)后期是父系氏族社会。其文化遗址广泛分布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是最早发现于山东省章丘市龙山镇的“龙山文化”。龙山文化又称为“黑陶文化”。

6.“四大区域”说

(1)黄河流域文化区

区域内有“裴李岗文化”(河南新郑市)、“仰韶文化”(河南渑池县)、“大汶口文化”(山东泰安市)、“龙山文化”(山东章丘市)、“马家窑文化”(甘肃临洮县)、“齐家文化”(甘肃政和县)、“二里头文化”(河南偃师市),其时代与夏代吻合,已被认定就是夏文化,二里头遗址是迄今可确认的中国最早的王朝都城遗址。

(2)长江流域文化区

区域内有“河姆渡文化”(浙江余姚市)、“马家浜文化”(浙江嘉兴市)、“良渚文化”(浙江余杭市)、“屈家岭文化”(湖北京山县)。

(3)珠江流域文化区

文化遗址有“石峡遗址”(广东韶关市),距今已有四五千年。

(4)北方和东北文化区

代表性文化是“红山文化”(内蒙古赤峰市)。

7..三皇五帝

(1)“三皇”:伏羲、神农、黄帝。“皇”的本义是“大”。

(2)“五帝”:少昊、颛顼、帝喾、尧、舜。“帝”的本义是“王的称号”。

8.夏代文明

夏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中国也由此进入了奴隶制时代。夏代已建立了比较完备的国家统治系统,其中包括:

(1)王位世袭制度,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家天下”;

(2)国家官吏制度,即设职分官,形成一个官僚群体;

(3)行政区划制度,即将全国领土分为“九州”,在每个州设立地方官,称为“九牧”。

9.商周社会

(1)殷墟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都是商代王室占卜的记录,因而也称“卜辞”,其内容极为丰富,反映了商代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2)从西周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开始,中国历史有了准确的纪年。

(3)西周社会是奴隶社会,实行由奴隶耕作的“井田制”,通过实行“封建制”来维系其政治统治。

(4)“宗法制”,与封建制相辅。这种制度商代已然实行,西周大为完备。

(5)青铜器制造已是最重要的手工业部门,已发掘出土的著名西周青铜器有“大盂鼎”和“毛公鼎”,农业生产已有“百谷”之称。

10.春秋战国

(1)“东周”前一段称为“春秋”,后一段称为“战国”。

(2)“春秋五霸”一般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和宋襄公。

(3)铁器牛耕出现,土地赋税制登上了历史舞台,封建制的生产关系产生。

(4)中国历史以韩、赵、魏三家分晋为起点,进入战国时代,封建制度已基本确立。

(5)齐、楚、韩、魏、赵、燕、秦七国,称为“战国七雄”。

(6)中国社会演变的大趋势是由分裂走向统一。

11.秦汉帝国

(1)公元前221年,秦国灭掉六国,统一了全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封建帝国

(2)秦王嬴政创立皇帝制度,自称“始皇帝”,设立“三公九卿”为其服务。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任免。实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文字、货币和度量衡。

(3)陈胜、吴广为首的农民起义是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4)刘邦和项羽之争史称“楚汉之争”。后刘邦建立“西汉”。

(5)汉武帝刘彻削弱地方割据势力,加强中央集权制度;实行盐、铁国营政策,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派卫青、霍去病等北伐匈奴,派张骞、班超等出使西域。

(6)刘秀以洛阳为都城重建汉朝,是为光武帝,建立了“东汉”。

(7)公元184年爆发了由太平道首领张角、张梁、张宝三兄弟领导的“黄巾军大起义”。

(8)“赤壁之战”后曹操之子曹丕废汉自立,建立了魏国,以洛阳为都;孙权建立了吴国,以建业(今江苏省南京市)为都;刘备建立了蜀国,以成都为都,中国历史进入了三国分立的时期。

12.魏晋南北朝

(1)“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五个少数民族。

(2)“十六国”指前赵、后赵、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夏、前燕、后燕、南燕、北燕、西秦、成汉、前秦、后秦;在十六国之外,还有辽西、仇池、后蜀等。

(3)“南朝”为宋、齐、梁、陈几个短命的王朝,均以建康为都。

(4)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政策,学礼仪,用汉姓,鼓励通婚,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

13.隋唐五代

(1)隋文帝杨坚统治时期,出现了“开皇之治”。

(2)唐太宗执政的贞观年间,是中国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之一,史称“贞观之治”。

(3)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独树一帜的女皇帝。

(4)唐玄宗时期,唐帝国达到兴盛的顶峰,史称“开元之治”。

(5)唐玄宗后期,爆发了“安史之乱”。

(6)黄巢起义失败后,中国进入分裂割据的五代十国时期。

14.宋元明清

(1)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夺取政权,国号称宋,是为北宋,史称赵匡胤为宋太祖。

(2)北宋与北方契丹族建立的“辽国”、西北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构成三足鼎立之势。女真族建立的金国灭掉辽国,掳走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北宋宣告灭亡。

(3)宋高宗赵构建立了南宋,定都临安,该时期宋金订立了“绍兴和议”。

(4)铁木真被推举为“成吉思汗”。忽必烈正式建立元朝,是为元世祖。

(5)元朝政府实行残酷的民族政策,把全国人民划分为蒙古人、色目人、汉人和南人四个等级,歧视和压迫汉人和南人,激起了全国性的“红巾军大起义”。

(6)明朝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已经萌芽。

(7)女真族建立“后金”,定都沈阳。皇太极继位后改国号为“清”。

(8)明末抗清将领郑成功领兵于1662年赶走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9)清朝政府在康熙、雍正、乾隆三个皇帝统治时期,认定中俄边界,奠定了中国今日的版图。

(10)公元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进入了殖民地半殖民地时代。

15.近代历史

(1)不平等条约

①1842年中英签订《中英江宁条约十三款》(即《南京条约》),开始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史。

②1856年又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1860年,英法联军烧毁圆明园,清政府又被迫与英法两国签订了《北京条约》,允许外国享有“领事裁判权”和“内河航行权”。

④1894年中日之间爆发“甲午海战”,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

(2)太平天国起义

由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教”发动了规模浩大的农民起义,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

(3)洋务运动

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以及后来的张之洞等人,以李鸿章为首,展开了一个国力自强的运动,史称“洋务运动”。

(4)戊戌变法

1898年,光绪帝召见主张变革的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决定实施新法,史称“康梁变法”,因这一年为农历戊戌年,故又称“戊戌变法”。

(5)义和团运动

①反帝团体“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

②1900年6月,俄、日、英、法、德、美、意、奥组成“八国联军”,二次攻占北京,清政府又被迫签订了《辛丑北京和约》。

(6)辛亥革命

①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革命党在广州、武昌起义,在南京组织临时政府,孙中山被推举为临时大总统,溥仪宣布退位,这一年为辛亥年,故称为“辛亥革命”。

②1911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告成立,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王朝史到此寿终正寝。

③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于1921年7月宣告成立.

现阶段内心的恐惧是个“大坑”,会影响复习效率,因此,我们要在战略上藐视一切“敌人”,战术上重视一切,输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怂。加油,考研人!

以上就是盛世清北小编整理的“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大纲已出,快来看看吧!”相关内容,更多北京大学研究生招生考试相关内容尽在盛世清北-北大考研栏目!愿你考研路上一帆风顺!




相关文章: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真题笔记

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干货笔记

如何高效阅读北京大学对外汉语教育学院汉语国际教育硕士考研参考书?


当前位置: 首页> 北大考研-真题资料> 内容

推荐课程
清北强基营 清北暑期突破营 清北实战冲刺营
清北半年营 清北全年营 清北英才计划
热门课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