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北大考博-经验攻略 > 内容

北大考博备考辅导之考博到底考什么

时间:2019-06-23 访问量:960 来源:管理员

    第一,的是我们的自我认知。实际上,就是我们对自己的了解,我们为什么要考博?是因为我们觉得自己适合搞研究,还是我们未来发展需要一个博士的头衔,又或者只是逃避就业。经历了一些风雨的我,对考博的动机不会再有好坏之分了,我觉得都是可以去理解和谅解的。并不是说,哪种动机,就能让我们肯定能考上博士。这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不该放弃对这个形而上的问题的思考和厘清。

    然而,不同动机却决定着一些策略。如果是因为适合搞研究,那我们是没有多少退路的。如果你本身是应届硕士生,就埋头复习即可。但如果,你有一份工作,可能还是不错的工作,按照今年国家的政策,在职读博将会成为历史。你不得不放弃现有工作,而完全脱产攻博,将来再自主就业。这是一个博弈的过程,在这个时候,你的自知又包括,你是否能够承受后面一系列的压力和挑战。

    如果你觉得经济压力太大,又希望做研究,那么就去搞清楚,你所在单位是否能够接受应用型博士,如教育学领域有个教育博士(EDD)是否认可,未来评职称的时候是否会受影响。如果能够接受,你别急着高兴,这种教育博士是需要比较高额的学费的,但总比你完全脱产好。好处在于,课程在寒暑假或者周末,不会耽误你的工作,坏处可能是学习氛围不能期待太高。

    如果,您是为了一个博士头衔,那么搞清楚PHDEDD的考试难度和录取率是不一样的。如果是逃避就业,那我只能悲催地告诉你,博士的就业未必就好到哪里去。当然,你有含金量高的学术成果除外。建议再作进一步考虑。因为万一你第一年考不上,你的心态就会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进退两难。如果是想做学术的,至少还能够默默地告诉自己:没有考不上的博士,继续准备。

    自我认知的工作需要做,看起来不紧急,其实是最重要、最紧急的事情。但即便如此,我这个过程犹豫了近1年,才敢于向导师汇报我打算考博的计划。因为,对我来说,面对一位国内知名的教育家,一旦说出来,哪怕只有一次,都是一种承诺。

    第二,的是我们的战略。其一,不要广而告之你即将考博或者正在考博的消息。对于应届生来说,如果条件允许,可以选择安静的环境,甚至可以消失一段时间安心复习,别让你考博的事情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让你成为明星。万一考不上,就得顶着很大的舆论压力。

    如果是我的话,考不上,要么下决心再考一年,要么默默地低调地找一份工作。如果你有可能会脱产的,那么我认为更加要低调。特别要强调的是,复习肯定不能耽误日常工作的。从职业道德来说,做好手中的工作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能够坐在这里考虑未来的资本。从个人特质上讲,我也不好意思用上班时间来完成我的私人目标。我一般选择周末和寒假,当然我主要用的是寒假时间。因为我在职的时候,工作是我的主旋律,在小朋友出生之前,我又瓜分了一点晚上、周末时间给了家庭。前面说到的低调,这是一种博弈,如果你考不上,继续默默工作,无需让更多的人知道你没考上。记住,不要让自己成为舆论的漩涡,否则你将是透明的,也将是脆弱的。

    其二,选择学校和导师打的是信息战我上文提到,我向导师汇报我的读博打算。姜还是老的辣,我永远都无法忘记那个场面,全国第十五次高等教育思想研讨会茶歇期间,寒风凛冽中,导师他老人家身体很好,只穿着衬衫,坐在南航逸夫馆外面冰冷的台阶上,给他的已经毕业5年的学生,逐个介绍每个知名学校可以报考的导师,并且对我准备的几位老师一一点评,告诉我这些大牛们的研究方向、可能对学生能力的要求。

    其实从性价比来看,最好的是N大学,因为在南京,若考得上我可以成为最后一年的在职博士生。然而,我考虑到自己的研究方向,以及我联系老师的回复判断,我在犹豫是否要做决定。而Q大学那边导师的回复对我是一种激励,立马决定报考。由于北大那边,虽然我觉得考试难度最大,挑战最大,但考虑到Q大学没有参考书目,我就用北大参考书目来应对Q大学的考试,因为时间比Q大学早一周,就顺便报考了北大博士生考试。由于N大学和Q大学的时间冲突,我只能放弃N大学考试。这对我是艰难的,因为考得上,就意味着我会失去我的工作,因为Q大学和北大导师都说如果考得上必须脱产读且要转档案。战略,是一种宏观的思考方式,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布局,是自己给自己掌舵方向。

    第三,的是我们的战术。其一,在时间紧张的前提下,挑重点复习。至少北大的复习参考书目是十几本的,算算寒假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还要在工作日开车送夫人去单位,根本就不可能全部看完。我想考政策方向,但发现政策的参考书目特别多,我没办法,只能选择一本。我认为体系比较系统的一个版本人大陈振明教授主编的《政策科学——公共政策分析导论》,和北大陈学飞教授的《教育政策研究基础》,对于我来说,教育政策是比较新的领域,看其他老外的书,就会有许多理论打架,而且是学术纠纷,不是对错的问题。

    我个人定位是掌握几个理论,能够解释案例即可,可以以后再反复精读。框架说出来,其他根据已有的素养发挥。教育哲学的书,我挑了布鲁贝克的《高等教育哲学》为主,另一本OzmaonCraver的《教育的哲学基础》写得非常好,我忍不住看了一大半,且做了笔记,但最后时间有限,我挑了几个我感兴趣的哲学家理论看了一下。其他的高教系列因为我硕士期间看过,所以我大概温习了一下。但我不得不承认,如果你时间充裕,可以再泛读一些书,这在我们答论述题的时候,可以答更多的亮点。

    在一次课程上,我们的教授坦承地告诉我们,这一届的笔试答卷上并没有看到令人惊艳的观点。这种观点可能会潜在的影响到面试官和导师选择的问题,这是后话,只是一种可能性。至少我被选中的其中一个原因是,被认为写作功夫还不错。

    其二,在复试的时候,多请教前辈,就是借力由于我们家小朋友出生时间和Q大学考试几乎冲突,我只得放弃。只参加了北大考试,不过运气比较好,意外获得参加复试的资格,英语考了73分,专业分比及格线多了2-3分。虽然抱着必败的信念,但却不改平时认真的习惯——积极备考,即便战死,也要光荣的

    战场形势:十四个人参战,在职名额1个(3个北大老师争夺,外校未知),剩下10人左右争取2PHD,里面有4个北大的,感觉是陪着他们作战,因为在我眼里,这类学生是非常之牛的,我以前参加学术会议的时候见识过。结果表明,北大公平做得还是非常不错的。

再说,复试要求,面试分为两场:A、学术潜力和研究设想(15分钟);B、学术基础和研究素质(15分钟)。我就傻眼了,研究设想还算好理解,其他的感觉理解起来有重复。这太抽象了,唯有一个解决方法,就是请教高人。在提交报名材料时候,我严格遵守学院要求,不得请任何人指导写研究设计,但没说复试不能找人指导。

    在研究设计方面,我请一位国际知名教育家弟子现场指导,主要是宏观上进行了方向指导。同时,请学院行政老师引荐我认识新来的北大教育学院毕业生Y师姐对我的设计也进行了指导,详细介绍北大教育学院在我关注的研究方向上的现状,更为可贵的是,介绍了全国哪些学校哪些人在做这些研究。这是非常关键的指导。同时,在具体现场面试指导方面,我找了两位高教专业的北大教育学院学生,一个是毕业生和博一在读生,都是靠人介绍。这些师兄师姐都非常热心,就像我非常热心地辅导了三位同学一样。这些细节让我从抽象中看到具象,可以想象自己参加面试的场面。

    需要说明的是,在整个过程中,导师对我的指导和支持一直没有停过。我求助他人的这些意识和行为,也许和我在南航当职业生涯规划教师的经历有关,面对困难,能够积极灵活地求助于外界资源。顺便说一下,关键时候有这些人帮我,也是我平时做人还是注意分寸,得到老师的认可,时隔五年,还愿意指导我。在和新的前辈交流的时候,也是非常谦虚和礼仪到位的。

    第四,的是我们的积累。不得不说,平时的积累真的非常重要。举几个例子。其一,笔试部分,上午考专业笔试,有的问题没有复习过,或者没有思考过,真的就是临场发挥。记得有两题:一题是关于高等教育和社会系统的关系。另一题是关于评价科举制(或者是书院制)的。现在想来,我有两个答案自己比较满意:高等教育和社会的关系不能是美国式的拥抱,而是中国式的握手;科举制(或者书院制)由于其教学内容基本都是儒家经典,到了明清阶段几乎都是八股文,严重阻碍了中国创新的思潮(这不是我的观点),如果没有发生鸦片战争,在封闭的系统内,也许还可以再延长相当长一段时间。

    考英语的时候,是专业英语,题量非常大。有一题是关于不同种族大学生住宿安排的讨论,由于我当过辅导员,我自己安排过大学生宿舍问题,自己又在穆斯林地区有过半年的支教,在英语俱乐部待过大半年,对于跨文化有所体会,所以那个问题的回答基本是一气呵成。最后一题是关于PISA的讨论,所幸我在研究生阶段,认真听过港中文的卢乃桂教授讲授这个主题,我平时也和同学讨论过这个教育热点。正好试卷说,不一定要结合材料发表议论,就节省了近20分钟的材料阅读时间。写完最后一个单词,铃声响了,就交卷了。走出考场的时候,大家都抱怨来不及做,其实我也来不及,只是占了平时的便宜,走了点捷径。但确实压力很大,我在卫生间待了好一会,差点就吐了。

    其二,面试部分,其实也是比较受挫的环节。其中一个考场,几个同学是被骂着出来的,我进去也是忐忑不安。由于丰富的行政工作经验,我准备了7分钟的讲稿,并根据北大的陈向明教授质性研究的框架准备了研究设想部分。我怕时间不够,还给考官准备了一份研究设计的目录,以及个人成果一览。我从研究综述开始讲起,很快就被考官A叫停,原因是时间只有7分钟,念稿子是来不及的。B考官也认同,此人后来成为我现在的导师。我回答,我记过时间的,够的。我继续念稿子,又被考官A叫停,说,你不必告诉我北大这些人的研究,我们都知道,你直接告诉我们研究思路。

    我知道我不能再看稿子了。只能临场对话,还好,当时我在文献综述部分,认真看过一些文献,电子稿也是一个字一个字敲出来的,而且关于那个研究主题的理论依据,我已经申请了一个校级课题在做,研究主题部分也发过论文。考官A认为我没有说得太清楚。换了一种说法,问我理论关怀,我又提到了其他几位教授的不同观点。两位考官就赶紧埋头写什么。考官A又问我,什么是好的评价标准,为什么会有不同观点。我就上升到教育哲学的层面回答了,看见两位考官又埋头记录什么。

    另外一场面试相对比较轻松,主要是针对我的论文发表问了一些问题。工作期间,带我的领导一直在提醒我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千万不要忘了学术,所以,5年工作期间,我基本保持平均每年接近1.5篇论文的速度发表(当然,我不满意这种数量,质量才是王道,这也是我为什么要考博的原因之一)。数量真的不是证明学术的重要标准,只是10来篇的论文发表确实证明我没有放弃过做学术的志向,保持着一种状态,仅此而已。

    当然,考博还有很多考试技巧,但我觉得主要还是:要对自我有清晰的认知,战略上保持低调和精力集中,战术上打好信息战,复习有重点,知道借力请教多位前辈指导,平时学术积累确实为一些临场发挥增加了一点资本。我认为,考博就是以上这些重点。


电话咨询
微信咨询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