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2-20 访问量:469 来源:管理员
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招生人数较少,报考人数较多,且录取分数较高,竞争激烈,但考上清华无疑将是人生跨越,一年寒窗苦,换得一生无悔。为助考研学子一臂之力,盛世清北帮助考生整理资料,供考生们参考。
清华大学在国内开展车辆工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已有88年的历史。1980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正式成立,2019年,为应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带来的技术变革,清华大学正式成立车辆与运载学院,同时撤销汽车工程系建制。
学院下设四个研究所,形成"一院四所"布局。"四所"分别为车辆动力工程研究所、汽车工程研究所、智能出行研究所和特种车辆与动力研究所。"四所"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新型动力、内燃动力、交通能源、汽车设计、汽车动力学、汽车安全、产业战略、智能汽车、车路协同、智慧信号、智能出行、特种车辆、特种动力、新型装备等学科方向。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同时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培养高层次、高水平汽车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工学门类,学科代码080700。适用于以下二级学科: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流体机械及工程。
培养目标:具有坚实基础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具备独立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
培养方式与要求:实行导师负责制。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学习有关课程,查阅文献资料,参与学术活动,确定具体科研课题,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完成学位论文。学习年限:攻读硕士学位的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2-3年。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主要学科方向有热力循环理论与系统仿真、热流体力学与叶轮机械、内燃机燃烧与排放控制、汽车动力总成与控制、工程热物理、制冷空调中的能源利用、低温系统流动传热、煤的多相流燃烧热物理等。注重与化工、生物、信息、环境等学科的交叉与结合,发展学科新生长点,包括燃料电池与燃气轮机联合发电、石油替代途径与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热利用与建筑节能、纳/微系统输送和温控、生物质气化发电、光催化制氢和电动汽车多能源动力控制系统等。
就业情况
考研清华,更要脚踏实地,不要妄图走所谓的“捷径”。在这里,盛世清北提醒大家:想要考上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重要的是基础知识掌握是否扎实、能否将所学灵活运用,而不是投机取巧,不能轻信押题,压中或者压不中,这个结果只能自己承担。
考试科目
专业名称 |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 专业代码 | 080700 (学术学位) | ||
所属院系 | 015 车辆与运载学院 | ||||
研究方向 | 01(全日制)动力机械及工程 | ||||
考试科目 | 科目一 | 科目二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复试科目 |
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 ②201 英语(一)或 203 日语 | ③301 数学(一) | ④822 控制工程基础 |
盛世清北老师解读:
1、清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划分为1个研究方向;
2、四门科目分为三门公共课考研英语和考研政治各100分,数学150分,一门专业课150分,总分500分;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重要作用。
参考书(仅供参考,可能会随年份变化,可咨询盛世清北老师)
《控制工程基础》(第4版) 董景新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控制工程基础》(第4版)习题解 董景新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 胡寿松著 科学出版社
《自动控制原理题海与考研指导》第三版 胡寿松主编 科学出版社
真题解读:
经近清华的历年真题分析,盛世清北老师得出如下结论:
专业课 | 题型 | 数量 | 分值 | 备注 |
822 控制工程基础 | 计算题 | 1题 | 15分 |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
建模题 | 3小题 | 30分 | ||
分析题 | 1题 | 15分 | ||
校正设计题 | 1题 | 15分 | ||
证明题 | 3题 | 40分 | ||
画图题 | 3题 | 35分 |
1、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题较为灵活,与社会热点关联更深。同时,也关注考生的知识面。
2、报考清华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并非通过所谓的押题和划重点就能考上的。
年份 | 政治 | 外语 | 专业课一 | 专业课二 | 总分 | 拟录取人数 | 录取最高分/最低分 |
2023 | 50 | 50 | 90 | 90 | 335 | 1 | 387 |
2022 | 50 | 50 | 80 | 70 | 339 | 1 | 358/358 |
2021 | 50 | 50 | 80 | 70 | 360 | 1 | 428/428 |
2020 | 45 | 45 | 70 | 70 | 330 | 1 | 377/377 |
解读:
根据近4年分数线及复试情况,盛世清北老师分析如下:
(1)近四年来,各科目分数线趋于平稳状态,而总分数线存在波动,且2021年分数线最高;之后逐年降低,意味着考试难度越来越大,应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复习,要早复习,避免走弯路。
(2)四年中,录取最低分是358分,最高分是428分,也就是说我们努力考分在358-428之间很有机会进入复试的。
(3)录取人数2020年为1人,2021年为1人,2022年为1人,2023年为1人,说明招生人数比较稳定,同学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4)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硕士的复试录取比例较大,复试会淘汰一部分,要非常重视复试;
清华大学出版的控制工程基础、控制工程基础习题、往年真题;其中8、9、11章内容不在考试范围内,其余每章都会以大题的形式出题,尤其是时域瞬态响应分析、控制系统的误差分析、控制系统的校正、线性离散系统的分析这四个章节的内容几乎是每年的必考内容,校正章节既是难点也是重点,复习过程中肯定会比较吃力,不要为此感到沮丧,其余章节可能不是每年必考,但是为了在考场上每一题都必须是自己所熟悉的,剩余章节也都要完全掌握,其实除去8、9、11章节我们专业课的内容已经很少了
历年真题
1.总成绩计算办法和排序规则
1)总成绩满分为1000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成绩(满分1000)=初试成绩(满分500)+复试笔试成绩(满分100)×1.5+复试面试成绩(满分100)×3.5
2)按总分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2.组织形式:现场
考生到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复试,地点:李兆基科技大楼A247-1
3.缴纳复试费
考生必须在参加复试前通过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完成复试费缴费,费用标准为100元。缴费后因各种原因未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退。
4.考生资格审查注意事项
考生在资格审查前请登录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系统要求材料,并备好原件供资格审查使用。不论是否录取,所交材料(含成绩单)一律不予退还。
现场资格审查时间:2023年3月24日,上午8:30—9:00
资格审查地点: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A247-1
考生须携带本人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1)初试准考证;
(2)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3)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原件;
(4)考生诚信承诺书原件;
(5)考生自述(格式不限,内容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
(6)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
收取(1)、(2)、(3)的复印件及(4)、(5)、(6)原件。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复试。
5.复试安排
笔试:
笔试时间共120分钟,满分100分。
笔试科目:综合考试(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电化学原理二选一)
笔试考试时间:2023年3月24日上午9:30-11:30
笔试考试地点:李兆基科技大楼A247-1
综合面试:
面试时间:2023年3月24日下午13:30开始(面试顺序将于当天通知)
面试地点:李兆基科技大楼A247-1
考生须于面试现场出示身份证原件核验身份。
6.复试考核注意事项
1)面试:个人自述约3分钟,包括个人学习情况、实践活动与获奖、学术成果、特长爱好、人际关系、对报考专业的科研了解情况等;英语听说测试约2分钟,在面试过程中进行,以回答英文提问的方式考核;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考核约15分钟,内容包括:教育背景、科研经历、思想状况、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思维的敏锐性、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相关实践能力等;
2)请保持预留的手机畅通,及时查看短信/微信/邮箱,关注我院通知;
3)考生须提前学习《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综合考核)考场规则》,《清华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及学校相关招生规定(详见清华大学研招网-政策法规栏目)。
以下是由盛世清北为考生整理的关于备考清华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硕专业的复习经验,其备考方法可供参考。
1.备考期间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
2.要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3.及时提整心态,保持自信,才能动力。
选择报考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的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专业,历时一年多的复习,也算是风雨之后见彩虹了,下面给大家聊聊我的复习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复习过程中,我将的复习过程大致分成了三个阶段:
1、考点梳理阶段
首先根据自己选择专业的822控制科学与工程考试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书,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通读教材,全面熟悉教材,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对这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
其次,清华的专业课考察的基础知识很灵活,我们需要在通读之后去熟读教材,需要对概念,原理等理解清楚,然后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攻克重难点,适当的扩展知识面,在段落叙述中摘取出关键语句,并按重要性、相关性等标准适当调整后形成自己的笔记。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求考生能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强化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2、强化记忆阶段
这个阶段要开始着手做真题,对于工科来说,做题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先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精简总结,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然后动手做真题,且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
因为我们在基础知识梳理虽然已经涵盖了所有知识点和考点,但我在回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知识点的叙述还是稍显冗长和赘余,不够简练和精确,分不清重难点,对重难点难以全面掌握,达不到直接按答题内容背诵的要求。
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形成答题模式,在基础梳理上进行专题性巩固拔高,并进行真题适应性练习,掌握考试的重点,要点,强化自身复习薄弱项。
3、冲刺模考阶段
后期冲刺阶段就可以直接查看自己整理的笔记,不仅方便翻阅查找,更主要的是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体系,随便提起哪一章都能快速反应起它的结构框架以及重要知识点、考点和出题形式。不夸张的说,背到后面有时会有一种看到考题和答案的错觉。当然,在这个阶段,真题和习题不能松懈,要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去进行应试提高,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考生增强实战能力,强化考试技巧,查找知识盲区与弱项,改善考试的速度和正确率。
考研是个艰难的过程,不仅要有完整的复习计划,更要保证自己足够的自律,在学习中找方法,确保熟悉掌握知识点,将知识点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形成自己的答题模式,将教材始终贯穿起来,才能在最后绽放光彩。盛世清北祝愿考研的同学们,都能圆自己一个清华梦!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疏漏或转载授权问题,请联系盛世清北,以便及时纠正。
当前位置: 首页> 清北学长说-清华学长说> 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