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车辆与运载学院机械工程考研最新考情分析及高分经验分享更新版

时间:2023-12-20 访问量:280 来源:管理员

前言

只要决定了报考清华车辆与运载学院机械工程专业,便只顾风雨兼程即可。盛世清北专注清北10年,为给考生更多的鼓励,特整理相关专业信息,供报考清华车辆与运载学院机械工程专业的同学参考。

一、院系及专业内部情况分析

院系实力分析

清华大学在国内开展车辆工程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工作已有88年的历史。1980年,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正式成立,2019年,为应对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和共享化带来的技术变革,清华大学正式成立车辆与运载学院,同时撤销汽车工程系建制。

学院下设四个研究所,形成"一院四所"布局。"四所"分别为车辆动力工程研究所、汽车工程研究所、智能出行研究所和特种车辆与动力研究所。"四所"覆盖了新能源汽车、新型动力、内燃动力、交通能源、汽车设计、汽车动力学、汽车安全、产业战略、智能汽车、车路协同、智慧信号、智能出行、特种车辆、特种动力、新型装备等学科方向。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同时拥有车辆工程、动力机械及工程两个国家重点学科,是我国培养高层次、高水平汽车工程科技和管理人才以及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的重要基地。

专业介绍

“机械工程”是研究机械设计理论与技术、制造理论与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机械科学与动力学系统、微纳科学与现代制造模式、以及现代化材料成形制造与控制的学科。形象地讲。机械工程专业是各种尖端技术背后的装备设计与制造者,能充分满足每一位有志青年的创造欲与成就感。本专业所在学科领域完全面向国家工业化的主流行业,以国家制造业的重大需求为背景,毕业生是国家所急需的技术人才,在教育部统计就业率排行榜中名列前茅。

机械工程系是清华大学教师规模最大的工科院系、也是清华大学科研能力最强的工科院系之一,在国内高校同类学科专业中,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级教学基地“最多的院系”。机械工程系讲求学科融合,与兄弟院校相比更注重科研创新,更关注学生培养。

就业情况

机械类硕士研究生就业前景较好,社会对机械专业毕业生总体需求较大,其中机电设备自动化、工业机器人、装配制造方面人才最为紧缺。目前不少企业的生产设备逐步更新换代,掌握自动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懂得自动化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的机械专业人才将大受欢迎。同时,本专业学生在物流工程、食品医药、包装工程等领域,也有广泛的就业市场。

二、专业复习规划指导

说在前头

考研清华这个中国顶尖学府,更要脚踏实地,不要妄图走所谓的“捷径”。在这里,盛世清北提醒大家:想要考上清华车辆与运载学院机械工程硕士,重要的是基础知识掌握是否扎实、能否将所学灵活运用,而不是投机取巧,不能轻信押题,压中或者压不中,这个结果只能自己承担。

考试科目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

专业代码

080200

所属院系

车辆与运载学院

研究方向

01(全日制)车辆工程

考试科目

科目一

科目二

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复试科目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203 日语

 301 数学(一)

822控制工程基础

汽车理论与设计、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盛世清北老师解读:

1、清华车辆与运载学院机械工程硕士专业划分为1个研究方向;

2、四门科目分为两门公共课考研外语和考研政治各100分,一门基础专业课150分,另一门专业课150分,总分500分;专业课分数占到了300分,同学们一定要重视专业课的重要作用。

324年计划招收 1人。

参考书(仅供参考,可能会随年份变化,可咨询盛世清北老师)

《控制工程基础》(第4版) 董景新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控制工程基础》(第4版)习题解 董景新著 清华大学出版社

《自动控制原理》第七版 胡寿松著 科学出版社

《自动控制原理题海与考研指导》第三版 胡寿松主编 科学出版社

考情分析

真题解读:

经近清华的历年真题分析,盛世清北老师得出如下结论:

专业课

题型

数量

分值

备注

822 控制工程基础

计算题

1题

15分

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80分钟

建模题

3小题

30分

分析题

1题

15分

校正设计题

1题

15分

证明题

3题

40分

画图题

3题

35分

1、机械工程专业课历年考试难度大,考题较为灵活,与社会热点关联更深。同时,也关注考生的知识面。

2、报考清华也需要有扎实的基础,并非通过所谓的押题和划重点就能考上的。

历年分数线

年份

政治

外语

专业课一

专业课二

总分

复试人数

拟录取人数

复试最高分/最低分

2023

50

50

90

90

335

-

1

389

2022

60

60

90

70

339

5

2

399/339

2021

60

60

90

90

360

3

1

381/380

2020

60

60

85

85

330

2

1

375/353

解读:

根据近4年分数线及复试情况,盛世清北老师分析如下:

(1)近四年来,各科目分数线趋于平稳状态,专业课分数及总分数线存在波动,且2021年分数线最高,之后逐年降低;意味着难度在逐步增加,应更加重视专业课的复习,要早复习,避免走弯路。

2)四年中,复试最低分是339,最高分是399分,也就是说我们努力考分在339-399之间很有机会进入复试的。

3)录取人数2020年为1人,2021年为1人,2022年为2人,2023年为1人,说明招生人数有减少的可能性,同学们要抓住这个机会。

4)机械工程硕士的复试录取比例较大,复试会淘汰一部分,要非常重视复试;

考点梳理(仅供参考,可能会随年份变化,可咨询盛世清北老师)

《控制工程基础》重点提纲

自动控制理论发展简况。反馈控制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术语、自动控制系统的组成和分类、应用举例。

对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数学模型的基本概念、表达方式。建模方法简述。

微分方程的列写。微分方程线性化的基本思想。

拉氏变换的简单回顾、拉氏变换的定义、性质、常见的简单函数的拉氏变换式应能记住。拉氏反变换。

传递函数的概念及基本环节的传递函数。

控制系统的方框图及方框图的简化。梅逊增益公式、选讲。

控制系统的典型输入信号。及时域响应指标。

一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及指标。

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分析及其与极点之间的关系、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指标与参量ζ、wn间的关系及计算。

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的简单分析、闭环主导极点的概念。

频率特性的基本概念、频率特性的两种主要表达方式。幅相频率特性、对数频率特性。

典型环节的频率特性。最小相位系统的概念。

系统开环频率特性。奈奎斯特图和伯德图、的绘制。系统辨识的概念及利用实测开环幅频特性确定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

闭环频率特性及频域性能指标。频域指标与时域指标的关系。

稳定的概念、稳定的充要条件。

判断系统稳定性的代数判据、Routh判据、H urwi tz判据及应用。

判断系统稳定性的几何判据。乃奎斯特稳定判据、包括利用幅相频率特性曲线和对数频率特性曲线进行判断。

控制系统的相对稳定性,相角裕度、幅值裕度。

影响系统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稳态误差的概念、定义、类型。

给定稳态误差终值的计算、减小稳态误差的基本方法。

动态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控制系统校正的概念、校正的实质、校正的方法、校正装置的形式。

串联相位超前校正、相位滞后校正、相位滞后-超前校正装置及特性。

利用频率特性法确定串联校正装置的参数。

真题试题

三、复试内容

1.总成绩计算办法和排序规则

1)总成绩满分为1000分,具体计算方法如下:

总成绩(满分1000=初试成绩(满分500+复试笔试成绩(满分100)×1.5+复试面试成绩(满分100)×3.5

2)按总分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择优录取。

2.组织形式:现场

考生到清华大学车辆与运载学院复试,地点:李兆基科技大楼A247-1

3.缴纳复试费

考生必须在参加复试前通过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完成复试费缴费,费用标准为100元。缴费后因各种原因未参加复试者,已支付的复试费不退。

4.考生资格审查注意事项

考生在资格审查前请登录我校研究生申请服务系统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系统要求材料,并备好原件供资格审查使用。不论是否录取,所交材料(含成绩单)一律不予退还。

现场资格审查时间:2023324日,上午830900

资格审查地点:清华大学李兆基科技大楼A247-1

考生须携带本人以下材料进行资格审查:

1)初试准考证;

2)有效身份证件原件;

3)学历学位证书(应届生提供学生证)原件;

4)考生诚信承诺书原件;

5)考生自述(格式不限,内容包括政治表现、外语水平、业务和科研能力、研究计划等);

6)大学期间成绩单原件或档案中成绩单复印件(加盖档案单位红章)。

收取(1)、(2)、(3)的复印件及(4)、(5)、(6)原件。资格审查不合格者,不得参加复试。

5.复试安排

笔试:

笔试时间共120分钟,满分100分。

笔试科目:综合考试(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电化学原理二选一)

笔试考试时间:2023324日上午9301130

笔试考试地点:李兆基科技大楼A247-1

综合面试:

面试时间:2023324日下午1330开始(面试顺序将于当天通知)

面试地点:李兆基科技大楼A247-1

考生须于面试现场出示身份证原件核验身份。

6.复试考核注意事项

1)面试:个人自述约3分钟,包括个人学习情况、实践活动与获奖、学术成果、特长爱好、人际关系、对报考专业的科研了解情况等;英语听说测试约2分钟,在面试过程中进行,以回答英文提问的方式考核;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考核约15分钟,内容包括:教育背景、科研经历、思想状况、对本学科发展动态的了解以及在本专业领域发展的潜力、思维的敏锐性、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专业基础知识、相关实践能力等;

2)请保持预留的手机畅通,及时查看短信/微信/邮箱,关注我院通知;

3)考生须提前学习《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清华大学研究生招生复试(综合考核)考场规则》,《清华大学2023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办法》及学校相关招生规定(详见清华大学研招网-政策法规栏目)。

四、学长成功经验

以下是由盛世清北为考生整理的关于备考清华车辆与运载学院机械工程硕士的复习经验,其备考方法可供参考。

备考心得

面对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竞争压力,我们更应该注重平时的日积月累,注重能力的提高。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合理地安排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推进各科地复习进程,切实地打好基础,只要坚持到底,考试时沉着冷静地发挥自己的水平,那么考研就不是难事。

注意事项

1、不管前期还是后期,都应该给数学和英语多留些时间,虽然专业课很重要,但还是要合理分配才好。

2、所谓的内部资料,作用都不是很大,最大的作用就是图个心安缓解紧张,真正有用的,是对历年真题的分析。

3、看书时需要把知识点理解透彻,多记笔记,打好基础,磨刀不误砍柴工。

4、知识点反复的去翻,并且做好错题整理,最好按章节整理错题,对后期总结看错题很有帮助

备考攻略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我本科是一所普通211院校,选择了报考清华大学车辆学院的机械工程专业,最终一战上岸,已拟录取,下面给大家聊聊我的复习经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复习过程中,我将的复习过程大致分成了三个阶段:

1、考点梳理阶段

首先根据自己选择的机械工程专业的822控制科学与工程考试科目,选择适当的参考书,有目的地把教材过一遍,通读教材,全面熟悉教材,对知识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对这门课程有个系统性的了解,弄清每本书的章节分布情况,内在逻辑结构,重点章节所在等。

其次,清华的专业课考察的基础知识很灵活,我们需要在通读之后去熟读教材,需要对概念,原理等理解清楚,然后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全面掌握每本教材的知识点,攻克重难点,适当的扩展知识面,在段落叙述中摘取出关键语句,并按重要性、相关性等标准适当调整后形成自己的笔记。这个期间非常痛苦,要尽量避免钻牛角尖,遇到实在不容易理解的内容,先跳过去,要把握全局。系统掌握本专业理论知识。

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求考生能吃透参考书内容,做到准确定位,事无巨细地对涉及到的各类知识点进行地毯式的复习,夯实基础,强化训练思维,掌握一些基本概念和基本模型。

2、强化记忆阶段

这个阶段要开始着手做真题,对于工科来说,做题是必不可少的一步,这时候就需要我们先弄清考试形式、题型设置和难易程度等内容,结合真题找出重点内容进行精简总结,强知识点的前后联系,建立整体框架结构。然后动手做真题,且同时多练习相关参考书目课后习题、习题册,提高自己快速解答能力。

因为我们在基础知识梳理虽然已经涵盖了所有知识点和考点,但我在回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知识点的叙述还是稍显冗长和赘余,不够简练和精确,分不清重难点,对重难点难以全面掌握,达不到直接按答题内容背诵的要求。

所以在这个阶段,要求考生将知识积累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形成答题模式,在基础梳理上进行专题性巩固拔高,并进行真题适应性练习,掌握考试的重点,要点,强化自身复习薄弱项。

3、冲刺模考阶段

后期冲刺阶段就可以直接查看自己整理的笔记,不仅方便翻阅查找,更主要的是形成了自己的思路和体系,随便提起哪一章都能快速反应起它的结构框架以及重要知识点、考点和出题形式。不夸张的说,背到后面有时会有一种看到考题和答案的错觉。当然,在这个阶段,真题和习题不能松懈,要在做真题的过程中去进行应试提高,注意遗漏的知识点和答题模式;提高做题的速度和准确度,总结并熟记所有重点知识点,包括重点概念、理论和模型等,查漏补缺,回归教材。

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考生增强实战能力,强化考试技巧,查找知识盲区与弱项,改善考试的速度和正确率。

最后总结

考研成功最最关键地是过程,不可急功近利,应一步一个脚印地学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而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考研备考中要学会控制自己,确定目标,将孤独和寂寞埋藏在心里,将困难踩在脚下!因为决定一个人命运的,不是起点,不是机遇,而是始终如一的执著!盛世清北预祝大家考研成功!

 

本文部分信息来自网络,如有疏漏或转载授权问题,请联系盛世清北,以便及时纠正。

 


当前位置: 首页> 清北学长说-清华学长说> 内容

推荐课程
清北定向班 清北英才计划 专业课一对一
公共课一对一 清北预科班 精英互动小班
热门课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