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1-04 访问量:1258 来源:管理员
一、考试范围
1、 基础医学:生理学、病理学,约占30%。
2、 临床医学基础:诊断学、内科学、外科学,约占70%。
二、 试卷分值:300分
三、 试卷题型结构
1、选择题(单选):100题*2分/题=200分
2、名词解释:10题*4分/题=40分
3、中英文翻译:2题*5分/题=10分
简答题:10题*5分/题=50分
四、答题方式及时间
闭卷、笔试、180分钟
五、考查内容
诊断学
(一)常见症状学
发热、水肿、咳嗽及咳痰、咯血、呼吸困难、胸痛、腹痛、呕血及黑便、黄疸、血尿、意识障碍。
(二)体格检查
一般检查、头颈部的检查、胸部检查、腹部检查、四肢脊柱检查、常用神经系统检查。
(三)实验室检查
血、尿、粪常规检查,常规体液检查,骨髓检查,常用肝、肾功能检查,血气分析。
(四)器械检查
心电图检查、胸部X线片、超声检查(常用腹部B超及超声心动图检查)、肺功能检查、内镜检查(支气管镜及消化内窥镜检查)。
(五)常用临床操作
胸膜腔穿刺术、腹膜腔穿刺术、骨髓穿刺术、腰椎穿刺术、导尿术、心肺复苏。
内科学
(一)呼吸系统疾病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与病情严重程度评估、鉴别诊断、并发症、治疗和预防。
2、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分期和分级、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3、支气管扩张症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肺炎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分类、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各种肺炎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肺脓肿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肺结核的病因、发病机制,结核菌感染和肺结核的发生与发展(包括结核病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原发性支气管肺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分期、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8、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9、肺血栓栓塞症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分型、鉴别诊断和治疗。
10、肺动脉高压与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原则。
11、胸腔积液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2、气胸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类型、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1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概念、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包括无创及有创机械通气)。
14、呼吸衰竭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包括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临床表现及分型、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
(二)循环系统疾病
1、慢性心力衰竭的病因及诱因、病理生理、类型,心功能分级、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2、急性左心衰竭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心律失常的分类及发病机制。期前收缩、阵发性心动过速、扑动、颤动、房室传导阻滞及预激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包括心电图诊断)和治疗(包括电复律、射频消融及人工起搏器的临床应用)。
4、心脏骤停和心脏性猝死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和急救处理。
5、动脉粥样硬化的流行病学、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和防治措施。
6、心绞痛的分型、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防治(包括介入性治疗及外科治疗原则)。重点为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冠脉综合征(不稳定型心绞痛及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7、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包括介入性治疗原则)。
8、原发性高血压的流行病学、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临床类型、危险度分层、诊断标准、鉴别诊断和防治措施。
9、继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
10、原发性心肌病的分类、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1、心肌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2、急性心包炎及缩窄性心包炎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3、心脏瓣膜病的病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并发症和防治措施。
14、感染性心内膜炎(自体瓣膜及人工瓣膜心内膜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三)消化系统疾病和中毒
1、胃食管反流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2、慢性胃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胃镜及组织学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3、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并发症及治疗。
4、肠结核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结核性腹膜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的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8、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并发症和治疗。
9、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
10、肝性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1、胰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12、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13、急性中毒的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抢救原则。
14、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和治疗。
(四)泌尿系统疾病
1、泌尿系统疾病总论:包括肾脏的解剖与组织结构,肾脏的生理功能,常见肾脏疾病检查及临床意义,肾脏疾病常见综合征、肾脏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2、肾小球肾炎(急性、急进性、慢性、隐匿性)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肾病综合征的病因、病理生理、病理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发症、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IgA肾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尿路感染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慢性肾衰竭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五)血液系统疾病
1、贫血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2、缺铁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溶血性贫血的分类。常见溶血性贫血(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急性白血病和慢性髓系白血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临床分期和治疗。
8、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其他检查、诊断及分型和分期、鉴别诊断和治疗。
9、出血性疾病概述:正常止血机制、凝血机制、抗凝与纤维蛋白溶解机制及出血的疾病分类、诊断和防治。
10、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六)内分泌系统和营养代谢性疾病
1、内分泌系统疾病总论:包括内分泌疾病的分类、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诊断方法和防治原则。掌握内分泌系统各轴的反馈调节和内分泌疾病的病理生理特点。
2、Graves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包括特殊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包括甲状腺危象的防治医学)。
3、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库欣综合征的病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病因分类、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6、嗜铬细胞瘤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7、糖尿病的分型、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并发症、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综合治疗。
8、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的发病诱因、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和治疗。
(七)风湿性疾病
1、风湿性疾病总论:疾病分类、主要症状及体征、主要实验室和其他检查、治疗。
2、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3、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4、干燥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5、血管炎概论。贝赫切特病和显微镜下多血管炎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和其他检查、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
外科学
(一)外科总论
1、无菌术
(1)无菌术及相关措施的概念。
(2)手术人员、手术区域的术前准备。
(3)手术进行中的无菌原则。
(4)手术用品的灭菌方法。
(5)常用的无菌、抗菌(消毒)的方法。
2、外科病人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失调的防治
(1)维持正常水、电解质代谢和酸碱平衡的生理需要量。
(2)外科病人中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平衡失调输液治疗原则和措施。
(3)外科病人中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平衡失调临床表现和诊断。
(4)外科病人中的水、电解质失衡和酸碱平衡失调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3、输血
(1)输血适应证、并发症及其防治。
(2)输血技术和注意事项。
(3)自身输血方法。
(4)成份输血和血浆增量剂的使用。
4、休克
(1)休克的现代概念和分类。
(2)休克各项监测措施、临床意义。
(3)休克治疗原则。
(4)休克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5)各类休克的鉴别。
(6)低血容量性休克和感染性休克的临床变化特点和治疗要点。
(7)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5、多系统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1)多系统器官衰竭的诊断、预防和治疗。
(2)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因及病理生理基础。
(3)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症状及诊断。
(4)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防治原则。
(5)MODS的病理生理。
(6)SIRS 的定义与诊断标准。
(7)肠道屏障功能障碍与危重病的关系。
(8)缺血后再灌注损伤。
6、围手术期处理
(1)围手术期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手术后常见反应和并发症的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
(3)术前的一般准备和特殊准备。
(4)术后的一般处理和特殊处理。
(5)术中、术后各项生命指征监测的项目及其正常指标。
7、外科营养
(1)肠内营养的适应证、合理性、并发症及配方。
(2)肠外营养指征、途径和合并症。
(3)营养状况的评价意义及方法。
(4)外科病人能量代谢和蛋白质代谢。
8、外科感染
(1)外科感染的概念、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防治原则。
(2)浅部组织及手部化脓性感染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3)全身性外科感染的病因、致病菌、临床表现及治疗原则。
(4)有芽胞厌氧菌感染的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要点及防治原则。
(5)外科应用抗菌药物的原则。
9、创伤
(1)创伤的概念和分类。
(2)创伤的病理、诊断与治疗。
10、烧伤
(1)烧伤的伤情判断、病理生理、临床分期和各期的治疗原则。
(2)烧伤并发症的临床表现与诊断、防治要点。
11、肿瘤学概论
(1)肿瘤的分类、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与治疗。
(2)常见体表肿瘤的临床特点与诊治原则。
(二)普通外科
1、颈部疾病
(1)甲状腺的解剖生理概要。
(2)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外科治疗。
(3)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甲状腺良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
(4)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和处理原则。
(5)常见颈部肿块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6)甲状旁腺疾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
2、乳房疾病
(1)乳房的检查方法及乳房肿块的鉴别诊断。
(2)急性乳腺炎的病因、临床表现及防治原则。
(3)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处理。
(4)乳腺常见良性肿瘤的临床特点、诊断要点和处理。
(5)乳腺癌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分期诊断和综合治疗原则。
3、腹外疝
(1)疝的基本概念和临床类型。
(2)腹股沟区解剖。
(3)腹外疝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要点、外科治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4)无张力疝修补术的概念及应用。
4、腹部损伤
(1)腹部损伤的分类、病因、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2)常见内脏损伤的特征和处理。
5、腹腔感染:急性弥漫性腹膜炎和各种腹腔脓肿的病因、病理生理、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6、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的原因、病理生理、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原则。
7、胃十二指肠疾病
(1)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合并穿孔、出血、幽门梗阻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原则。
(2)胃良、恶性肿瘤的病理、分期和诊治原则。
(3)胃十二指肠其他疾病的外科治疗原则。
8、小肠疾病
(1)肠梗阻的分类、病因、病理生理、诊断和治疗。
(2)肠炎性疾病的病理、临床表现和诊治原则。
(3)肠系膜血管缺血性疾病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
9、阑尾疾病:不同类型阑尾炎的病因、病理分型、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10、直肠与肛管疾病
(1)解剖、生理概要及检查方法
(2)肛裂、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瘘、痔、直肠脱垂的临床特点和诊治原则。